小微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民生就业的主力军,也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较大、资金紧张问题更为突出的一类市场主体。当前,守住“六保”底线,加大“六稳”力度,需要更加重视小微企业发展,重点围绕小微企业资金紧张问题,从政策创新、产品创新、金融科技运用等多个维度,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首先,强化政策创新,提高小微企业信贷支持的普惠性。疫情发生以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监管协同发力,从增加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增大小微企业贷款贴息、提高小微企业信贷担保、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等方面予以支持。在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方面,央行数据显示,4月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比去年12月下降0.77个百分点。在保障小微企业融资获取方面,银保监会数据显示,1月25日至5月15日,银行业金融机构对1.28万亿元中小微企业到期贷款本金实行延期安排,对559.9亿元到期贷款利息实行延期安排。
未来仍需围绕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的总体要求,改革完善外部政策环境和激励约束机制,出台更多增加小微企业信贷供给、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创新政策。
其次,推动产品创新,提高小微企业信贷支持的针对性。创新小微企业信贷支持产品,主要从丰富扩大抵质押物类型、更多发展信用贷款产品两方面着手。小微企业的资产构成特点鲜明,土地、房产较少,应收账款、存货、预付账款等流动资产在企业资产构成中占比长期较高,这些流动资产表现出较强固定化的特点。对此,金融机构在重视小微企业贷款第一还款来源的同时,要充分结合小微企业的资产特点,丰富抵质押物类型,围绕应收账款、存货、预付账款等重点开发供应链金融产品,在盘活小微企业资产过程中增加对其信贷支持。同时,金融机构可以独立或者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园区组织、金融同业等三方合作,对特定行业或类型的小微企业加大力度发展信用贷款。
再次,加强金融科技运用,提高小微企业信贷支持的可得性。小微企业对信贷资金需求具有期限短、规模小、支用频次高、用款较急等特点,单纯从信贷流程上看,小微企业贷款流程并没有减少,这决定了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小微企业面临规模不经济的问题。
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方面,需要更多利用金融科技提高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强化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发展,加强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运用“监管沙盒”机制完善优化金融科技监管,鼓励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更多通过线上化服务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利用金融科技进行信息交叉验证,解决小微企业财务信息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的问题,减少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小微企业客户识别和信贷投放能力。
小微企业较强的信贷需求是持续存在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并非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既要采取政策性手段,也要遵循市场规律;既要用好传统金融机构的丰富经验,也要充分利用金融科技优势;既要金融机构做好客户下沉,也要小微企业自身规范发展;既要扩大支持规模降低成本,也要有效管理信贷风险。(记者娄飞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