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金融都应该是绿色金融,所以金融业要全面转型升级,不仅仅是观念升级。”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文的一番话,引发热议。
10月29日,2021天府金融论坛在成都举行,金融机构负责人、知名专家为四川金融业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出谋划策。
构建绿色金融业务体系 打造“绿色银行”
“要想进一步提升四川在全国绿色发展版图中的地位,就要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倾斜,将绿色资源、绿色投入转化为四川低碳发展的实效。”一位与会嘉宾表示。
四川绿色金融现状如何?突破口又在哪?“四川银行业绿色金融占比较低。”四川银行董事长林罡认为,四川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处在较有优势的地位,然而四川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和这一优势并不匹配。“四川银行业绿色金融占比大概为5%左右,比全国中位数低一些。这与四川绿色金融发展基础和条件有很大反差。”他表示,银行机构可以通过自身风险偏好,以及产品设计、工具的使用,倒逼实体经济走绿色发展低碳之路。
中国人民银行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作为2021年十大工作之一。与会多家银行机构负责人也表示,正在积极构建绿色金融业务体系,将打造“绿色银行”作为战略任务。
另一个突破口,是金融机构服务企业管理碳资产。“要在减排的基础上做碳资产管理,运用碳资产、碳配额引导企业降低减排成本。”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
截至2021年9月,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累计完成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2223万吨,交易额逾3亿元,按可比口径居全国第4位。
向绿色产业倾斜金融资源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如何行动?与会专家们有着不同的解法。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刘建军提出,要向四川绿色产业进行金融资源倾斜,“我们将聚焦减碳和增汇两大领域,结合四川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特点,重点支持清洁能源、绿色循环经济、新能源交通、绿色农业与林业等领域。”农业发展银行行长湛东升也表示,将把节能、减排、治污、增绿作为信贷支持建设美丽四川的重点,给予政策和资源保障。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也是银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
农业银行行长张青松提出,金融机构可创新碳汇质押贷款、基于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的生态贷等信贷产品,也可以通过开展绿色并购、绿色银团等业务,为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提供全方位服务。
“创新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低碳信用卡、碳资产质押融资等融资模式,并针对四川农业大省的特点,研发推广适合‘三农’和小微的绿色普惠产品。”刘建军给出了创新的具体方向。
帮助企业管理碳资产,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董事长何锦峰谈道,“当前我国碳配额的分配还未考虑西部地区的历史因素和地区差异,因此西部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挑战虽大,但也有助于促进企业更早完成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何锦峰还介绍了一个购买和注销碳减排量的碳中和信息平台——点点碳中和平台,目前,通过国家注册登记簿注销 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平台实质性完成碳中和总量突破1万吨。(记者彭瑀珩 高杲 田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