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
改造提升步行街,是国务院《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重点工作。
7月22日,国内5条“网红”步行街,在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步行街”。
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重庆解放碑步行街、杭州湖滨步行街、成都宽窄巷子步行街、南京夫子庙步行街等5条步行街是国内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程,步行街的官宣,代表“城市夜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和城市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
此夜市非彼夜市
改造提升步行街要适应城市功能定位。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改造提升步行街,有利于促进消费、拉动投资和扩大就业。抓好步行街改造提升这个“小切口”,把步行街打造成经济复苏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新窗口、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做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释放消费潜力这篇“大文章”。
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名单。
1—5月,解放碑步行街的营业额和客流量在全国11条试点步行街排名中夺得第一。
7月20日,据《重庆市关于加快夜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增长的意见》,截至目前,重庆已建成市级夜市街区33条,在渝中、江北、南岸初步形成了 “夜经济”集聚区。
据重庆市火锅协会数据,重庆火锅多达2.6万家,相关从业人员约56万人,年产值约500亿元,70%以上的火锅消费都在夜间产生。
“夜经济”不仅促进消费,还倒逼一二产业提档升级,解决就业。赋能城市活力,夜经济成为重要抓手。
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也是用中心城市战略打造“城市夜经济”的典型。
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以“唐文化”为主线,结合大雁塔南北广场,成为“西安年·最中国”“夜光经济”的重要载体。
此外,大唐不夜城海通过打造“不倒翁小姐姐”、《再回大雁塔》《再回长安》等文化IP,成功实现了最高单日客流量80万人次的优异成绩。
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的成功,源自于曲江提出的“中心城市战略--打造城市夜经济”计划。
日用消费品、电子电器、纺织服装、茶叶酒水、特色农产品平日里很多难买的优质出口商品在特色街区,以更优惠的价格,一站式随意挑选、任意购买。
近年来,曲江不断围绕国家城市群发展趋势来为商业步行街做调整和升级,以发挥消费引领生产的作用,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为目标,将“不夜城”模式结合“中心城市战略”进行全国化布局。
目前这种模式已进入北京、重庆、成都、杭州、潍坊、北海、攀枝花、荆州等多个城市。大唐不夜城此次正式授牌全国示范步行街,也印证了“文化+夜”模式的可行性。
挖掘文化需求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据悉,曲江将继续通过对商业步行街的改造升级,深入挖掘步行街背后的文化需求,用中心城市战略打造“城市夜经济”,加强文化表达,承载历史,传承故事。
步行街“朋友圈”的经验分享
在步行街建设过程中,特色、特点应是步行街的生命线。
王炳南表示,步行街改造提升防止同质化,就要体现个性化。“我们在推进步行街建设伊始,就强调要对标国际、突出当地特色,要把步行街建设提升工作与服务业、服务贸易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和各种业态结合起来。比如历史上、文化上的,也包括体育娱乐等方面。总体来说,服务贸易领域有12大类,要把它们都结合起来。”
首批试点步行街探索不同的改造提升模式,促使商业更加繁华,业态更为丰富。7月23—24日,全国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现场会在南京召开,业界人士就步行街如何促消费进行对话。
“产业为基,我们主打‘文字头+潮流店’‘老字号+新零售’‘日观光+夜体验’三大主题。”南京市副市长沈剑荣介绍,其中,“日观光+夜体验”主题,联动周边老门东、明城墙等资源,促进白天观光游,晚上打造“夜之金陵”的品牌,推出“金陵寻梦·夜瞻园”等晚间沉浸式演出,让消费者体验夜泊秦淮的美妙风景。
“步行街的品质提升需要不断进行业态的优化和升级。”成都市副市长牛清报说,成都宽巷子重点发展川菜、川茶、川酒等本地特色业态,窄巷子重点引进文创、艺术、公益、书店类业态,井巷子重点打造创意文化市集和网红咖啡区,提升以文化为内核的业态组合。
南京夫子庙用新机制激发新活力,下放街区管理权限,放宽营销活动限制;西安大唐不夜城、成都宽窄巷子通过设立专业运营平台公司,统一持有街区物业,实现了企业化投入、市场化运营;杭州湖滨路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湖滨智芯”平台,在公共安全、街区管理、商业消费等领域全面开展数字化改造,管理决策智能高效、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去年,宽窄巷子打造四川首个“刷脸支付”试点街区,让用户随处享受扫脸支付带来的便利;以四川美食文化为依托,快手等短视频社交平台,实现线上热门视频+线下热店联动的营销新突破。
来自成都市商务局的《成都宽窄巷子自评报告》显示,在两年的改造提升过程中,成都先后共编制完成36个专项规划和专题研究报告,涵盖街区文化遗产保护、景观风貌改造、业态优化提升、5G示范街区等方面,探索出了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商业文明跨界融合的步行街改造提升模式。
各地的步行街改造升级政策也在加码
刷脸消费、便捷泊车、智能导视、5G直播灯会、10秒找房、30秒入住……这些智慧街区功能是南京夫子庙、杭州湖滨路等“全国示范步行街”改造升级后的新增体验。
在当前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大背景下,各地的步行街改造升级政策也在加码。
四川、山东、吉林等地上半年也专门出台步行街改造升级计划。山东称要用3年培育30条省级示范步行街,四川将在3年内命名50条省级示范步行街,分别从完善交通设施、优化业态结构、打造智慧街区等方面对步行街实施改造提升。
不少地方政府进一步出台了延长营业时间、优化夜间公共交通服务、改善夜间消费环境的政策措施,如辽宁近日发布11条具体措施推动夜美食、夜休闲、夜旅游、夜健身等业态,天津宣布启动“2020天津夜生活节”,吸引了超过百万人次的消费者。
值得重视的是,城市经济是一个复杂系统,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在大力支持国务院促进消费政策的前提下,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的消费领域优先发展。
例如,在符合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划定城市空间,支持具备条件的商业街区、城市活力中心区开展户外商业,产生“空间效益”。可以借鉴巴黎的塞纳河旧书市、洛杉矶的玫瑰碗跳蚤市场等,开设周末大集、周末文化展会等常态化或临时性的消费场所,开展特色促消费活动。
同时,完善夜间交通、安全、环境等配套措施,让市民愿意走出家门去和城市亲密互动,以更完善的公共服务打消游客的后顾之忧。
无论如何,繁荣城市商业,既是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城市活力、吸引力的重要体现。在电商无孔不入的今天,城市商业不再只是一种交易,更是“生活体验”本身。当个体时间被工作、网购、刷剧填满,生活便缺失了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