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何时缓解?产业链是这样看的

要闻 >
智通财经
分享

时至今日,“缺芯”危机仍在继续蔓延,随之而来的是上至原材料,下至封测的“涨价潮”以及各路人马的“囤货炒芯”。缺芯、涨价、上下游供应链失衡…..种种的压力之下,半导体产业似乎陷入了恐慌。

漫漫“缺芯”路,何时是尽头?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预计芯片短缺态势可能将持续至2022年下半年,最终可能达到一个紧平衡的状态。

对面如此汹汹的“缺芯潮”,产业链的各大厂商也纷纷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芯片设计商

在全球芯片短缺的情况下,包括苹果(AAPL.US)在内的科技企业也遭到了沉重打击。

10月29日,苹果公布了截至9月25日第四财季业绩报告。财报显示,苹果当季实现营收834亿美元,未达到市场预期的851亿美元。针对本季度营收未达预期,苹果CEO库克在电话会议上表示,供应链问题使苹果损失了60亿美元,供应受限问题因芯片短缺、新冠疫情等影响而加剧。

arm首席执行官Simon Segars则认为全球供应紧张情况预计将延续到2022年12月,因为芯片制造商正在努力消化未完成的订单积压。

相比之下,高通(QCOM.US)对缺芯预期却较为乐观。近期,高通CEO Cristiano Amon表示,预计到12月底,高通自身的供应问题将得到实质性改善,该公司获得的供应足以满足明年下半年之前的需求。

芯片制造商

在这次席卷全球的“缺芯”危机中,最受瞩目的应该就属各大芯片制造商了,器件、终端厂商虎视眈眈。

拿格芯(GFS.US)来说,作为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大厂,它遭遇了被疯狂下单的情形。根据报道,格芯执行长 Tom Caulfield 表示,自 2020 年 8 月以来公司产能就已不足,产能利用率超过 100%,到 2023 年底的产能已全部售完。他还进一步指出,在未来 5 至 10 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格芯将追求的是供应,而不是需求。

台积电(TSM.US)创始人张忠谋近日也公开表示,目前看不到半导体何时会不缺货,但最终会缓解。他强调,对半导体需求与日俱增之际,两年前他在台积电运动会时就说过台积电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看来依旧如此,而且会愈来愈重要。

英特尔(INTC.US)首席执行官帕特·盖辛格 (Pat Gelsinger)在接受采访时更是做出了芯片短缺至少持续到 2023 年的预计,他表示“我们现在处于最糟糕的境地;明年每个季度,我们都会逐渐好转,但直到 2023 年他们才会实现供需平衡”。

当然,为了尽早摆脱缺芯危机,台积电、三星、联电(UMC.US)、格芯、中芯国际(00981)、英特尔、英飞凌、博世、TI、SK海力士、美光(MU.US)等也皆表明未来将加大投资力度,扩建工厂。

在芯片制造商的努力之下,2022年恢复供需平衡还是颇有希望的。

封测厂商

上游芯片厂商的产能紧缺自然也影响到了下游的封测厂商。今年封测产业也是经历颇多,前有封测巨头京元电子爆发群聚性疫情而停工,后有马来西亚因疫情封国,而IDM厂商中ST和英飞凌的封测产能大约3成在马来西亚。这也使得原本就不充足的芯片供应“雪上加霜”。

封测龙头日月光(ASX.US)的营运长吴田玉7月份表示,目前需求比先前看起来强劲,下半年产能持续供不应求,紧缺态势将一路延续至2022年全年,最快2023年才有机会达到供需平衡。

长电科技(600584.SH)技术市场总监刘明亮也在8月接受采访时表示,预计芯片短缺状况将持续到明年年底。这是一个非常粗略的预测,背后有两个原因。

第一,我们真的看不到一条捷径,让整个供应链完全赶上我们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需求。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订单已经积压到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第二,我们在通信、移动和 5G 方面的(需求)非常强大。在高性能计算和汽车方面,客户需求在过去几个月中出现了大幅增长。上述两个因素也促使我们寻求以最有效的方式满足客户需求。

在他看来,全球封测厂必须要在如何最好地利用现有的能力和资源方面拥有创建性的智慧,以平稳渡过芯片短缺危机。

终端厂商

汽车厂商可以说是此次“缺芯”风波中最大的受害者了。疫情初期,“宅经济”使得车企大幅削减汽车芯片订单,芯片供应商被迫大幅减产或转产利润更高的消费电子芯片。因此在2020年下半年汽车行业复苏时,汽车行业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缺芯”。

今年以来,宝马、大众、福特(F.US)、通用(GM.US)等多家汽车企业减产甚至停产。有研究机构预计,芯片短缺将导致全球轻型汽车今年减产6.2%,也就是502万辆,轻型汽车今年的产量也将因此而降至7580万辆。

可以说,车企对芯片恢复供需平衡都抱有很大的期盼。除戴姆勒和福特之外,多数汽车都认为芯片短缺持续至明年。

虽然特斯拉(TSLA.US)上海厂也曾传出部分停产,但在9月,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却表示,芯片短缺是一个短期问题,不是一个长期问题,预估持续的半导体危机将在明年结束。他指出,有很多晶圆厂正在建设中,到明年将拥有良好的(芯片) 产能。

福特汽车首席财务官John Lawler认为,芯片短缺的流动性将持续到2022年,甚至可能扩大到2023年,但范围和严重程度将有所减小。

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Mary Barra表示,芯片供应已有所改善,但至少到2022年上半年,这种短缺仍可能阻碍汽车行业发展。

Stellantis集团首席执行官Carlos Tavares也预计,芯片危机将持续到2022年,公司正在做出改变半导体多样性的决定。

当然,在这场“缺芯”危机中,并不是只有汽车行业一个“受害者”,家用电器等消费电子也是饱受其害。

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10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全球芯片短缺可能还会持续两到三年才会结束。他认为,倘若全球未出现贸易问题,芯片短缺问题有望在2~3年内解决。相对地,若贸易问题未得到解决,就很难估算。

为什么芯片短缺会持续那么久?

按照连线的说法,简而言之,半导体供应链根深蒂固,让解决缺芯问题的方式变得捉襟见肘。芯片需求膨胀的速度已经超过了芯片制造商的反应速度,特别是对于基本但广泛应用的组件而言,会受到需求巨大变化的影响,从而使投资更具风险。

追踪半导体行业的分析公司IC Insights市场研究副总裁Brian Matas 表示:“在 Covid 期间全球经济陷入停滞之后,供应链花了这么长时间才反弹,这真是令人惊讶。”

一方面,需求规模的庞大令人惊讶。根据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2019 年,全球芯片销售额下降了 12% 。但在 2019 年 12 月,该集团预测2020 年全球销售额将增长 5.9%,2021 年将增长 6.3%。

事实上,最新数据显示,从 2020 年 8 月到 2021 年 8 月,销售额增长了 29.7%。需求受到云计算和5G等技术的推动,以及从汽车到家用电器等各种产品中使用越来越多的芯片。

曾在英特尔董事会任职的哈佛商学院教授David Yoffie表示,在家工作、禁足无聊和转向电子商务引发对高科技产品需求的激增,这让许多人感到意外。

Yoffie 说,芯片制造商直到大约一年前才意识到芯片需求的持续程度,但他们并不会那么轻易建造芯片工厂,因为新的芯片制造工厂耗资数十亿美元,且建造和装备需要数年时间。“建造一座新工厂大约需要两年时间,”Yoffie 指出。“而且工厂变得更大、更贵、也更复杂。”

本周,索尼(SONY.US)和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制造商台积电表示,他们将投资 70 亿美元建造一座能够生产旧组件的晶圆厂,但要到 2024 年底才会开始制造芯片。英特尔还投资了几家尖端的新晶圆厂,但这些晶圆厂也要到 2024 年才能上线。

Yoffie 指出,只有荷兰的 ASML(ASML.US) 一家公司生产尖端芯片制造所需的极紫外光刻机,而 ASML 无法快速生产满足需求的机器。

另一个问题是,并非所有芯片供应都是平等的。

简单的组件——功率控制集成电路、微控制器和传感器——已经成为一个关键点。这些设备比智能手机和游戏机中使用的 CPU 和 GPU 简单得多,并且使用复杂性较低的旧制造方法制造。但它们几乎存在于所有电子产品中,从微波炉到医疗设备和玩具。

Sourceability的副总裁Josh Pucci表示,许多产品中使用的电源控制集成电路曾经售价 1 美元,现在售价高达 150 美元。IC Insights 表示,此类组件的交货时间已从 4-8 周延长至 24-52 周。这些设备的短缺正在推动对难以找到的旧芯片制造设备的需求。

Gartner 估计,半导体代工厂在 2021 年第二季度的产能利用率为 95.6%,而 2019 年第二季度为 76.5%。Gartner 分析师 Gaurav Gupta 表示,这实际上意味着工厂产能已用尽,因为需要一些停机时间用于维护。

芯片制造商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一些客户可能会“重复订购”,或者购买超过他们需要的组件,以防供应枯竭,从而扭曲未来需求的前景。研究制造业和全球供应链的哈佛教授Willy Shih说:“双重订购导致的现货短缺使情况变得更糟。”

分析师表示,制造这些芯片的公司可能不愿意投资新工厂,因为这些芯片的利润率很低,而且该行业的周期性是出了名的,需求激增之后急剧下降。他们担心未来芯片供应过剩会压低价格。

哈佛商学院的 Yoffie 说:“如果你看看半导体行业的历史,就会发现盈利能力和价格都在飙升,然后是惊人的下降周期。” “我们只是不知道这种持续增长的需求是否会持续下去。”

有很多新的芯片制造能力正在建设中,但其中大部分将用于前沿芯片。Gartner 在一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中预测,芯片制造商今年将在新产能上投资 1460 亿美元,比 2019 年增长 50%,但只有一小部分将用于较旧的、更常用的芯片。

从理论上讲,为尖端芯片增加更多产能应该可以腾出一些工厂来制造旧组件,但不是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Sourceability 的 Pucci 表示,公司最近开始投资于旧芯片的新产能,但前提是要求客户承诺两年的订单。

从中国台湾缺水和德克萨斯州极端天气等问题对生产的影响方式可以明显看出,对这些组件以及制造它们的供应链造成的压力。“没有任何空间——几周的库存——来吸收任何这些影响,”普奇说。

本文选编自微信公众号“半导体行业观察”;智通财经编辑:赵锦彬。

标签: 芯片 行业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财投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资讯播报

入股分红计算方式都有哪些 分红的形式也不同
布林线指数的含义是什么?布林线的范围和缺点详情
基金经理新进持仓浮现,A股中小市值个股受青睐
再迎活水!MSCI、富时罗素、恒生等多家指数公司调整旗下指数
数字经济产业爆发,云计算50ETF(516630)开盘后涨幅全市场ETF第一
东数西算来了!东方国信、浪潮信息涨超8%,云计算ETF(159890)疯涨近4%
*ST乐材:拟购买航天能源、航天模塑 进军两大业务领域
凭祥推出货车代驾司机GPS手环疫情防控措施
桂林一男子作业时不慎跌入油罐内昏迷,消防紧急救援!
港股科技拉升,美团翻红,恒生互联网ETF(513330)开年来净申购资金超38亿元
警惕!开学季诈骗案高发 “儿子”QQ催钱 爸爸差点上当
河池多县出现下雪和冰冻现象 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雨雪天气来袭 桂林多地道路因结冰临时交通管制
广西网上年货节网络零售额突破65亿元
国家统计局:1月各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或降幅收窄 环比下降城市个数减少
再通胀交易回归?哪些资产又将成为赢家?
统计局解读:2022年1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势减弱 同比涨幅总体回落
美银推荐这28只优质小盘股 暗示美联储于标普500跌至3.7万点出手
上汽奥迪旗下首款纯电车型Q5 e-tron开启预售 起售价与宝马iX3看齐
全球最大石油交易商:预计油价将“长期”维持在100美元上方
比亚迪e平台3.0首款A级潮跑SUV上市 比亚迪元PLUS订单量破2万台
湖北省小龙虾产业发展迅猛 “链”出1300亿元综合产值
收款码新规3月起实施 多家银行推广聚合码
A股女鞋第一股“星期六”收到警示函 公司回应:在途差异未及时告知会计师
咪咕视频靠“濛主”蹿红 爆火之后是否仍能玩转“流量魔法”?
新购广西本地产新能源营运车可获电费补贴4000元/辆·年
南宁住房公积金贷款新规:二套房首付比例降为30%
百色市精准施策有序有力推进复工复产
项目为王 招商先行 广西118支驻点招商工作队出征
自治区召开金融支持百色复工复产政银企对接会议
沙特呼吁OPEC+团结一致 阿联酋等称应坚持目前协议
雀巢调整产品组合完成680亿收购和剥离 北美和大中华为最主要市场
国际指数编制公司公布富时罗素旗舰指数 102只A股被纳入
新三板挂牌公司6932家 59家成长为“单项冠军“
中国经济对全球影响力提升 平均每天有4亿多美元外资涌入中国
年度的第一张“成绩单”公布 电商结构快速变化
广西启动专项行动护食品安全 严查网络订餐等风险隐患
广西下雪了!
成长的反弹窗口是何时?
修复进行中,结构如何配置?
全球资金流向监测:互联互通南北向均转为流出
正荣地产官宣躺平:或无法偿还3月即将到期债务
2月20日焦点图 (1/9)
手机天气显示南宁多个城区“下雪”了 气象局回复
注意!一批逾期未换证未年审驾驶人名单曝光
一纸通知再引美团股价闪崩,餐饮外卖要降价了?
国君策略:稳增长在途,消费渐次起
他们延续的爱让防城港这名重型地贫女孩重获新生
返工潮和开学季到来 南宁始发机票仍有“白菜价”
最新!自治区出台27条政策措施推进百色复工复产
百色多措并举妥善安置300多名因疫情滞留游客
中国金茂拟向合资格股东分派约1.92亿股金茂服务股份
华润万象生活预计2021年度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加约105–115%
似游龙 舞翩跹 隋文静韩聪花样滑冰双人滑摘金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广西开展食品安全专项行动
定向爆破“木头姐”
华创:春节错峰致快递行业业务量同比增3.3% 上市公司单票收入同、环比整体提升
华泰证券:“锂”想很美,深耕基本面
ASM太平洋(00522)、统一企业中国(00220)等六只股被调出富时罗素亚太区域指数大盘股
创新药出海新角度:Biotech如何进入欧洲市场?
到2024年,可选择的电动车型将翻一番
11岁男孩深夜偷开家长的车出游,监控拍下惊险一幕......
富时罗素亚太区域指数审查结果出炉 新纳入东方海外国际(00316)高伟电子(01415)等
富时罗素中国区域指数大盘股变化详解:新增农夫山泉(09633)和贝泰妮(300957.SZ)等27只个股
“东数西算”全面启动,众多公司蓄势待发
房地产贷款现“开门红”,经济日报回应楼市“回暖”
恒指季检结果:商汤、小鹏、理想被纳入恒生科技指数,3月7日生效
出海,能解救潮玩下半场吗?
中泰证券:“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 数字化基建的投资机遇该如何把握?
西部宏观:美国劳动力市场跟踪指南
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调整! 民银资本(01141)、伟能集团(01608)、时代邻里(09928)等多家遭剔除
资本邦IPO周报:虎年首家被否企业出现,科创板或迎电解液添加剂第一股
快递龙头新年开门红,三家“通达系”快递服务业务稳步增长
绿城管理控股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
恒指公司:联想集团将正式纳入恒生指数
2月21日-27日重磅经济数据和事件前瞻:欧美PMI数据来袭
特斯拉(TSLA.US)4680电池拉动的金属需求增量分析
查成绩了!广西2022年研究生考试成绩将于2月21日公布
2021年广西人才网人才供求分析报告出炉
广西今年组织9项专项活动,构建人才“蓄水池”并帮扶就业
广西推出政策“大礼包”促建筑业发展
春暖花开,全力以“复”!百色市“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北交所2022年首份月报:北交所首家,观典防务转板过会科创板
“线下酒馆连锁第一股”海伦司获纳入恒生港股通中小型指数成份股
广西实施中医药壮瑶医药振兴发展三年攻坚行动
东吴宏观:防疫“躺平”国家的股市为何抗跌?
ADC药物2021年全球销售收入和竞争展望
纳指两年来首现“死亡交叉” 预示近期将进一步下跌
黄金有望成为2月美股表现最佳板块,花旗分析师短期看涨但长期看跌
巨亏50%!股神巴菲特首次押注印度就“栽了”,另一笔同类投资也很惨
英镑兑美元价格分析:多头等待持续突破下行趋势线
CFTC持仓解读:黄金看多意愿升温,原油看多意愿降温(2月15日当周)
美元兑加元震荡持稳,加拿大经济数据喜忧参半
沪市市场运行情况例行发布(2022年2月18日)
同比扭亏为盈,兰石重装2021年度归母净利润达1.23亿元
俄乌紧张局势下 华尔街建议这样对冲风险
伊核协议若恢复会打压油价?OPEC+知情人士爆出一个“反方”消息
德国风力发电量有望创新高 欧洲电价暴跌65%至今年最低水平
联想集团(00992)、农夫山泉(09633)染蓝!恒指成份股增至66只!
伊朗恐成最大利空 油价一度跌破90美元

相关推荐

精彩推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