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这个集商务、金融、科技、信息、文化等重点领域和市场机会于一身的国际化城区,也是北京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近年来,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北京自贸试验区“两区”建设在这里全面启航。在新发展格局下,朝阳区将加大政策创新突破力度,进一步塑造自身发展优势。
消费市场活跃繁荣“首店进京”半数在朝阳
社零额持续位居北京市首位、服务业增加值连续五年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2%以上、商务服务业收入总量占北京市近五成、实际利用外资额年均增速达8%、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市第一……翻开朝阳区“十三五”期间的成绩单,可谓硕果累累。
在消费领域,朝阳区优化布局,对标国际顶级地标性商圈,建设新消费集聚区,打造“一核两带五片区”空间格局。
北京市朝阳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庆华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十三五”时期是朝阳区消费品质提升的重要发展时期,通过推动商圈转型升级、发展首店经济、繁荣夜间经济、提升消费氛围等举措加快消费升级步伐。
据她介绍,“十三五”期间,朝阳区消费发展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国际化。区内聚集着国贸商城、太古里等有世界知名度的商业企业,成为国际品牌首发前沿阵地,全球90%的一线品牌在朝阳区设有门店,SKP问鼎全球“店王”。二是品质高。区内首店和品牌旗舰店占北京市半数以上,2020年新引进首店占北京市的60%。米其林餐厅和黑珍珠餐厅分别有17家和24家,分别占全市六成和七成,超过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三是业态全。高端商业和生活便民商业交错布局,形成了满足不同层级需求的功能互补型发展格局,全区八项基本便民商业网点数量和超市便利店连锁化率居全市首位。四是活力强。根据《北京市商圈活力研究报告》,CBD居榜首,三里屯第三,前十有6个在朝阳。北京市首批“夜京城”地标和“夜京城商圈”半数以上在朝阳。朝阳区还打造了三里屯、751等一批24小时“不夜街区”品牌,奥林匹克公园成为北京“最热夜消费商圈”。
展望“十四五”,陈庆华表示,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建设方面,消费提升八大工程是重要抓手,包括消费品牌孵化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境外消费回流工程、科技文化融合赋能工程、线上线下消费融通工程、夜间经济挖潜工程、消费生态优化工程和政策创新引领工程,目前都在有序推进中。
扩大开放持续推进“两区”建设结硕果
自2016年起,朝阳区作为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第一批两个试点示范区之一,坚持深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建设,全力推进试点政策和示范项目落地。
据陈庆华介绍,朝阳区编制了三轮工作方案,包括205项重点工作任务,形成全市率先试行外资审批登记一体化,服务业外籍人才出入境“新10条”等10项体制机制改革;落地全国首家相互制寿险机构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等17项新业态;推出OTEC海外学人创业大会、朝阳区外国人出入境服务大厅等53个典型示范点;推动标普、佳能医疗独立医学影像中心、ABB中国投、创E+社区等50个“五个示范”项目……取得了一批创新性、可复制的开放成果,有效推动了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
“两区”建设是北京融入新发展格局“五子”中的关键“一子”。朝阳区国际化程度高,服务业高度活跃,在“两区”建设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
据陈庆华介绍,在“两区”建设过程中,一年来朝阳区和广大企业积极投身创新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阶段性成果。131个项目陆续落地,其中外资项目57个,累计引进培育了38个在全国、全市具有示范性、影响力的“首批”“首家”项目,获得全国创新案例奖和全市创新案例奖各一个。
“下一步,朝阳区将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领域的扩大开放与先行先试,积极争取更多突破性先行先试政策在朝阳区落地实施,率先构建与国际先进规则相衔接的制度框架,努力构筑首都开放新高地。”陈庆华表示。
据她介绍,朝阳区将在金融、信息服务、商务服务、教育、文化、科技创新领域加大政策创新突破力度。同时,在金融、建筑设计、规划等领域,对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支持外籍人员使用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开办和参股内资公司。
与此同时,朝阳区将加快推动重点项目落地,立足朝阳区国际化发展优势,用好55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承接一批“两区”建设重大项目,集聚跨国总部、国际人才等高端要素,抓住投融资、展示、结算等关键环节,强化资本交互、文化传播、科技研发等创新功能。(记者 曲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