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人员往来和物流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阻碍,然而记者从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了解到,企业对推动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热情仍然高涨,它们携大量高精尖产品亮相本届东博会,吸睛无数。
高新产品觅商机
“希望找到新的客户群体,同时推广我们的产品以及品牌形象。”武汉市海泰伟创科技有限公司市场经理尤金春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公司是武汉高新技术企业,这是其第一次到东博会参展,重点推出一款高速酱料包装机,主要用于方便食品酱料包包装等场景,包装速度为每分钟130个左右。
尤金春表示,公司在东南亚市场进行的调研显示,东盟国家食品包装需求量大,而当地设备的包装速度普遍在每分钟30个左右,公司的设备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在本届东博会上,很多客商对公司表现出合作意向。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我们想通过展示自有高新技术和产品让更多东盟企业了解我们的能力,达成更多合作,加深双方经贸往来。”中国轻工业南宁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第一工程事业部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李进华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是第一次亮相东博会,展示了制糖、制浆造纸、食品、化工、医药等方面的成果。凭借专业的制造技术和较强的工程开发能力,近年来公司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的业务不断增加,此次参加东博会期待能够进一步拓展东盟市场。
江苏省商务厅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江苏早在今年5月份就启动了组展工作,共组织了34家企业参加本届东博会线下展,其中包括江苏食品机械、电子电器、建筑材料、工程机械与运输车辆等契合东盟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产品。江苏徐工集团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泰国等东盟市场的出口额在整个亚太区的占比高达90%,仍在连续参加东博会,深入开拓东盟市场。
升级版车载“火眼”实验室、“一平米”快速检测平台、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冶金成型技术、VR虚拟仿真现实产品……本届东博会还展示了大量的“黑科技”和高精尖产品。其先进技术展区展览面积4100平方米,展出了100多家单位近300个项目,包含数字经济、通信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计算机科学、材料技术、节能低碳等国际前沿热点领域的技术和成果。
深入开拓不止步
用甘蔗渣制作的肉松、用橘水做的酵母、用甘蔗叶和甘蔗渣制作的生物蛋白饲料、用甘蔗渣发电……走进先进技术展区,广西南宁东亚糖业集团的展台令人耳目一新。该集团销售经理宁先生介绍,公司由泰国两仪集团于1993年在广西崇左创立,不仅使用二步法工艺生产优级糖和精制糖,而且深入研发了甘蔗废料的循环利用技术,已经推出不少新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较高。
宁先生说,中国市场对糖的需求非常广泛,从日常甜点饮料到各类零食都离不开糖,这带动了公司业务的发展。如今,东亚糖业已有12家分公司,业务涉及制糖、生物能源、酵母、肥料、饲料、木糖等。宁先生表示,利用甘蔗废料废渣研发的新产品应用前景广阔,公司希望通过此次参展,将更多新研发的技术和产品推向市场。
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国企业在疫情之下务实行动,推动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尤金春表示,在本届东博会结束之后,将梳理现场收集到的客户名片信息,推广和宣传公司的包装机械产品,争取将客户转化为合作伙伴。同时,针对当前贸易往来受阻问题,公司将采取“两步走”策略:第一步,大力开拓广西市场,在广西螺蛳粉等各类食品领域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形成较好的品牌认知;第二步,待国际疫情防控形势稍好之后,通过东盟经销商和客户等资源深入开拓东盟市场。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大量高精尖技术产品的涌现既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步步走深的表现,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含金量”。(记者 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