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本周上市的张小泉居然有近“400岁”了。最关键的是,人家还在创业,因为它是在创业板IPO上市的。
和同仁堂、全聚德一样,张小泉也是一家百年老字号,只不过它是我国刀剪行业为数不多的百年品牌。张小泉这个品牌是在明崇祯元年(1628年)创立的,算下来快400年了,而且自古就有南有张小泉,中有曹正兴(1840年),北有王麻子(1651 年)的说法。一家有400年历史的企业还要如此“创业奋斗”,而且还有一大群老字号如五芳斋、德州扒鸡等等争先恐后,让人唏嘘不已,我等怎么可能躺平?
其实张小泉在创业板上市也属无奈,因为它是注册制受理的IPO企业,目前注册制受理的只有创业板和科创板,张小泉虽然是老字号,但科技含量肯定不如科创板的高精尖们,所以只能“屈就”创业板。想想其实也正常,目前的创业板除了“创业”二字以外,很多上市公司和“创业”几乎没关联,比如金龙鱼算什么创业企业?如果张小泉也算创业企业,那么它都创立400年了还在创业阶段,还是蛮辛苦的。目前的创业板更像以前的中小板,中小企业这个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不管科技含量高还是不高,太高的的都去科创板了,“含科量”差点但又符合上市指标的到创业板,没问题。
随着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层次建设已经基本清晰,上海深圳主板主要容纳大型国企和部分大中型传统企业IPO上市,包括以后红筹的回归;深圳创业板主要容纳中小企业IPO上市,科技含量认定的成分可能会减弱;上海科创板主要容纳中小型科技企业,科技属性更强,且包容性更强,包括股权结构和盈利要求弱化;北京证券交易所主要消化目前新三板分层中的精选层企业,以后逐步向科创板和创业板提供转板服务,然后继续接纳创新层精选层递进的中小企业。在这个市场格局下,各个企业可以按自己的条件进行选择,包括融资额度、上市地点,逐步形成有序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对于这种比较复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其实也符合国情,毕竟我们有1.44亿户企业,发展状况参差不齐,要套用一种IPO方法肯定不行。而资产证券化之路又必须加快进行,目前间接融资比重太大,企业财务成本居高不下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机制,要有效疏导国内高储蓄率,要有效分流从房地产市场和信托市场、理财市场溢出的流动性,就必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形成层次化分明的资本市场,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实现真正的良性循环。(刘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