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来,中国外贸增速趋缓,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外贸的波动为何牵扯着各方神经?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包括哪些层面?接下来中国又当如何继续打好稳外贸之战?在国新办8月23日举行的专题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围绕中国外贸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应。
“过去我们已经是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去年货物与服务贸易总额跃居全球第一。”中国外贸如此之大的体量,势必对经济乃至民生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在王文涛看来,外贸推动经济稳定发展--2020年中国的进出口额为4.6万亿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比达14.7%,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了28%。外贸丰富了国内市场供给--进博会即是鲜活例证,老百姓喜欢的很多进口商品进入普通超市,进入千家万户,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外贸扩大了就业和税收--带动就业1.8亿人左右。不仅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外贸累计贡献了11%的财政总收入,同时中国的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左右,外贸有力保障了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王文涛说。
一个如此重要的国民经济组成部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发力方向,不仅关乎中国经济能否稳、民生能否安,也同样关乎国际经贸合作,备受国内外瞩目。
回顾今年1-7月份,中国外贸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4.5%的同比增速创下10年来新高。但与此同时,王文涛直言:“这里有很多的一次性因素,不可能持续那么久。”他举例称,因周边地区疫情加剧而回流到中国的订单,随着疫情逐步减缓可能再转出去;此前受疫情影响,中国的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防疫物资出口量剧增,现在已有较大幅度回落。“这些一次性因素在逐步消退,所以外贸下半年的增长逐步在放缓,明年的形势可能很严峻。”
“我们希望外贸最后的增长是在合理区间,防止大起大落对经济增长、市场主体造成伤害。”未雨绸缪,王文涛对下半年跨周期调节以使外贸保持在合理区间的四项具体工作进行了介绍--
稳增长,主要是稳主体、稳订单。王文涛指出,当前外贸企业碰到了“四难”:运力的影响和运费的高涨、大宗商品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特别是中小企业更加困难,所以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稳住市场主体、稳住订单。”
促创新,包括大力推进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支持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加大中国品牌的海外推介力度等。
保畅通,保证中国的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
扩合作,包括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商签自贸协定、升级自贸协定,更深地融入到整个国际经济合作当中,“既对世界的发展作出中国贡献,也促进我们自身外贸的发展。”王文涛如是说道。(记者 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