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花都区,一座现代化仓库悄然而立,依托6000多个传感器和监控探头,仓库粮食颗粒清晰可见。
这是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仓储物联网的一部分,如今,该公司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庞大粮食仓储物联网,以保证中央储备粮“质量良好、数量真实”。
国家存粮“心中有数”
中央储备粮广州直属库有限公司是中央储备粮食仓库之一,占地178亩,储粮超过10万吨,足够100万人吃上半年。
以前,每一个粮仓就是一个独立的储粮单位,信息查阅只能靠人力、看报表,“库区拥有20个仓库,每个仓库1500平方米,粮食堆高6米。别说细致检查,每个粮仓走一遍都费时费力。”中央储备粮广州直属库有限公司总经理黎晓东告诉记者,“现在打开电脑就能完成,省人省力,又快又好。这是物联网带来的变化。”
“粮堆中,以5米距离为网格,架设了4层约300个测温点,内外还有两个湿度传感器,通过互联网实时向分公司和集团总部回传数据。”黎晓东介绍说,传感器能实时采集、分析、预警仓内粮食温度的细微变化,发现问题可第一时间得到处理。
中储粮集团广州分公司仓储管理处处长陶琳岩介绍说,高清监控摄像头拥有23倍放大、360度旋转能力,让管理部门拥有了全天候、无盲点的远程监控能力,可实时监控每一个直属库仓内外实况。
覆盖全国980多个仓库、拥有432万个粮情传感器和81158个监控探头……物联网不仅实现在线监测,还能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控制实地环境,智能通风决策模型可计算出通风方式、通风时长,并远程操控风机、通风窗,实现通风的智能决策。
中储粮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申雷海说,过去,人工开仓通风需要40分钟,现在坐在办公室,1分钟内就可操控20多个大型粮仓。
粮食安全“稳如磐石”
指标显示,我国粮食安全“稳如磐石”。
供需方面,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19年更是创历史新高,达到13277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
与此同时,随着饮食结构的不断调整提升,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不断下降,2018年城镇为110公斤,农村为148.5公斤。
库存方面。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只要粮食库存比例达到17%至18%,就达到了安全线,据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粮食库存水平远高于国际安全线,特别是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的库存量,足够全国人吃一年。
进口方面,据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谷物净进口1468万吨,不到300亿斤,仅占中国谷物消费量的2%左右,进口的谷物多为强筋弱筋小麦、泰国大米等,以作调剂,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中国粮食储备能力今非昔比
广东、海南等地是中国储粮环境最恶劣的高温高湿地区,结合智能通风等技术,根据物联网数据跟踪,即便在最炎热的夏季,广东平均粮温也能由28℃下降到20℃,海南则不超过22℃。监测显示,稻谷的品质指标脂肪酸值每年上升不到3mgKOH/100g。
陶琳岩告诉记者,科技储粮技术进步使发热、生霉等异常粮情的发生几率显著减少,广州分公司辖区粮食综合平均损耗由以前的1.3%以上稳定到目前0.8%以下,集团公司层面监测到的问题发生率不断下降。
“这些措施大大提升了中储粮在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中的压舱能力,提高了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总经理金京说。
监控能力的提升推动了粮仓储存能力的跨越式发展。目前,中储粮总仓(罐)容接近1亿吨,是成立初期仓容的6.8倍。
广东是全国最大的粮食消费区,也是粮食安全重点地区。1月,广东省商务厅厅长郑建荣表示,即使拥有一亿多常住人口,广东的地方储备粮也足够广东8个月所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4月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疫情发生以来,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加强市场粮源调度,有序组织拍卖政策性粮源,有效保障了市场需求。
“粮食安全是受高度关注的话题。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我们心中非常笃定。”金京说。(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