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农贸市场作为传统的“菜篮子”供应渠道,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服务保障民生的同时,助力提升厦门城市经济活力。”在厦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日前开展的专题询问会上,厦门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张凤清就如何保障全市农贸市场“菜篮子”网点建设,详细解析了从农贸市场和生鲜超市两端发力,做好该工作的建设思路和所采取的措施。
农贸小市场,民生大工程。张凤清介绍,厦门市商务局从四方面建设好“菜篮子”网点工程。
加强网点规划布局。在巩固从2006年厦门市推行的“农改超”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厦门市委市政府关于“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的总体部署,加强包括农贸市场在内的商业网点做出规划,并纳入市级“多规合一”平台。
推动网点标准化建设。今年上半年出台了《厦门市农贸市场生鲜超市建设指引》,鼓励现有农贸市场引入现代超市经营理念,推行农贸市场生鲜超市化改造,要做到“三个统一”和“五个化”,三个统一是统一标识、统一规范、统一管理,五个化是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
提升网点便民服务水平。农贸市场作为传统的“菜篮子”供应渠道,在服务民生方面发挥了很重要作用,但也不能否认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弥补其短版,厦门市商务局根据商务部等12部门《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结合实际,推出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利用五年时间,在全市打造15分钟能走到的便民生活圈。鼓励和盘活社区的空间资源,推动社区的综合超市、农贸市场和生鲜超市的配套建设,思明区开元街道深田社区、湖里区江头街道金尚社区等10个试点已全面铺开,努力形成现代化的多层次、多类别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便民生活圈发展体系。
加强生鲜便利店发展。厦门市商务局还采取相应措施,今年联合12个部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厦门市生鲜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按照成熟社区补短版,新建社区扩网点的原则,加强生鲜便利店网络的建设,引导生鲜便利店进小区。目前,厦门市“菜篮子”零售网点总数已超过1.7万个,平均每300个人就有1个网点。(吴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