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市场人士表示,北京证券交易所将主要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家认为,这种说法过于片面,与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定位不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北交所服务范围有交集,但不重叠。北交所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发行上市方面涵盖四套标准,覆盖面更广、包容度更大,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标准有差异。当前,创新层、基础层符合发行上市四套标准的企业数量充足,北交所后备上市企业储备充分。
标准有差异
专家指出,通过对比北交所发行上市四套标准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标准的差异发现,北交所上市标准的包容性大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强调的维度与之不同,对财务指标和企业发展阶段范围要求更高。
“北交所上市标准包括市值和财务标准。遵循市值和财务稳健性要求高低匹配的原则,兼顾覆盖不同类型、规模和行业企业,设置四套进入条件,企业符合其中之一即可。”中信建投证券投行委委员、董事总经理李旭东表示。
专家认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强调的维度与北交所上市标准不同,对企业的技术与行业要求更高。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申万宏源研究所首席分析师刘靖表示。
李旭东认为,总体而言,创新型中小企业并不等同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只有同时符合“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四个特征的中小企业且满足各地规定的财务指标才属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包容性更强
专家认为,北交所的“主阵地”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只反映出北交所的部分特性,北交所服务覆盖面更广。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各细分行业中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佼佼者,是完善供应链解决‘卡脖子’的优秀代表,是我国众多中小企业的‘塔尖’。北交所既要服务位于‘塔尖’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要服务位于‘塔基’的众多其他创新型中小企业,这也是北交所作为‘主阵地’的应有之义。”李旭东说。
刘靖认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政策与新三板改革时间线高度同步,新三板建设与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战略天然契合。但是,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只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一部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不全是新三板企业。
“北交所投资逻辑,不仅仅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还有隐形冠军。”安信证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师诸海滨指出。
此外,专家认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标准会略有调整,并不固定。“目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认定三批,每批标准都略有调整,总体而言更强调研发,对研发支出占比、研发员工占比、专利数量、细分市场市占率有一定要求。北交所主要基于可靠的财务指标及市场化市值标准,包容性、规范性均更强。”刘靖表示。
专家指出,目前,精选层挂牌企业多数以净利润标准要求进入,当前创新层、基础层符合发行上市四套标准的企业数量充足,北交所后备上市企业储备充分。
截至10月22日,新三板挂牌公司共有7243家,经分析,剔除市值标准和合格投资者人数限制,基础层和创新层挂牌公司符合北交所上市标准公司数量分别为:标准一 1051家、标准二429家、标准三107家、标准四251家。剔除符合多套标准的企业后,合计 140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