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年底了,A股终于给重仓持有明星基金的基民们来了一个吃饭行情。
2018年至今,消费、医药、新能源、军工,一个个家喻户晓的赛道中也走出了一个个优秀的基金经理,“投主动基金就是投基金经理”这个道理,也逐渐深入人心。
不过,老娘舅一直坚持的一个观点是:只要是选主动基金,那么我们普通基民都应该尽量少关注板块,多关注基金经理,我们交了管理费,就是希望基金经理能够帮我们省去选股精力的,不能本末倒置。
好基金经理有多重要,地球都知道。但正因为基金经理很重要,有一个风险却万万不可忽视,这个风险就是:
明星基金经理离任的风险。
快到年底了,一些基金经理离任的传言开始甚嚣尘上,老娘舅也就这个问题,跟大家拆解下风险点和破局之道。
明星基金经理“提桶跑路”,为什么?
只要是明星基金经理,一般都是有两把刷子的,所以因为业绩不好“被下课”的明星基金经理是比较少的。
那么,他们为何离职呢?
正如马老师所说,员工离职一般有两个原因“钱给少了,心委屈了”,明星基金经理的离职也无外乎这两条,另外,“谋求更大的平台和发展”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所以,明星基金经理的离职,要么是是奔私,要么是跳槽,还有一种比较特殊,就是创立另一家基金公司。
先说“奔私”,公募基金的收益一般来自于管理费,理论上来讲是旱涝保收的,但是并没有业绩带来的提成。所以,主动基金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基金经理给基金赚100%和赚10%的差别不大,但是,私募基金就不一样了,业绩越好,业绩提成越高,因此会有明星基金经理直接选择奔私。
再说“跳槽”,这种也是比较常见的,换一个公募公司继续从事公募基金的管理,毕竟业绩出众的基金经理也是诸多平台争抢的对象。
最后说“创立公募”,这种情况一般都是资管界大佬,比如睿远基金的陈光明,作为资管界顶级流量,这种类型的大佬在离职后都是选择直接创立一家自然人公募。
明星基金经理离任,一般都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前程,而作为普通基民的我们,及时预知这一点就比较重要了。
只要能够提前发现,就能够化被动而主动,早发现早应对。
怎样发现基金经理有变动?
我们是普通基民,不是业内人士,无法拿到行业内的第一手消息。但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基金经理的变动,往往能够提前通过各种层面让你提前知晓,甚至可以通过常识来判断。
以下3个方法可以交叉验证:
01 基金社区看帖
一般来讲,多关注持有基金的讨论区有助于你了解第一手情报信息,蚂蚁财富的讨论区和天天基金的基金吧,是最多基民聚集的地方,也是最敏感的一手信息来源之一。
02 基金经理增聘
突然的增聘,很多时候是基金经理交接的关键信号,由于大多数主动基金一般只需要一位基金经理主导决策的,所以当另一位基金经理突然接手时,一定要重点关注,做好相关信息的跟踪。
举一个大家比较熟知的例子,蔡嵩松就是作为增聘基金经理“横空出世”的,尽管当时的诺安成长还有王创练共管基金,但蔡嵩松在2019年2月担任基金经理之后,基金持仓就进行了“大换血”,由“大盘蓝筹”风格变成了半导体为主的“科技成长”,而王创练于2020年5月才正式离任。
03 媒体消息
比较重要的基金经理有变动之前,各大媒体往往也会提前收到一些风声。比如年初深陷离职传闻的600亿基金经理,年底果然离任了自己在管的基金。不过,和各大媒体传闻不同的是,这位基金经理只是离开了自己的岗位,但是仍然担任投研团队的负责人。不过,对基民而言,看重的基金经理走了,已经是比较值得注意的信息了。
基金经理撤了,如何应对?
基金经理即将离职,我们该如何处理手中的基金呢?这是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复杂题,我们简单处理。
第一,密切关注接任基金经理,如果接任基金经理资历尚浅,没有拿得出手的业绩,那么直接走人是最明智的选择,毕竟全市场优秀基金那么多,何必就选哪一个。
这种方式最为简单粗暴,也是最适合普通基民的处理方法,尽最大可能降低不确定性。
第二,密切关注投研团队,碰上好的投研团队不用着急换基金。目前,头部基金公司在投研体系上相对完备,后继人才层出不穷,即使一个明星基金经理走了,也有其他基金经理可以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