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密室逃脱,是近年来年轻人十分热衷的线下冒险游戏。他们三五成群进入密室,通过推理、协作完成通关任务。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充满感官刺激的恐怖密室在中小学生中颇为流行,尤其是暑假,许多学生结伴前往。部分孩子反映,密室中的场景惊悚、阴森,“被吓到”。有父母担忧,自家孩子不仅喜欢玩密室逃脱,还爱看恐怖片、与同伴讲鬼故事,这是否会对身心造成负面影响?知名心理专家、玉林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国家心理治疗师黄英民提醒,每个孩子对恐怖的接受度不同,有孩子因受到恐惧刺激导致精神分裂,家长要正确引导。
恐怖类密室逃脱 小学生“又爱又怕”
近日,在玉林城区一家大型商场,几名小学生在一幅密室逃脱的海报前讨论着要挑战哪个主题。是选择需要动手动脑、好玩有趣的主题,还是惊险刺激、剧情恐怖的主题?几名小学生很快统一意见,决定试试惊险系数高的“栀子戏院”主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密室逃脱分儿童主题和成人主题,4岁以上的孩子就能参与,暑假几乎每天都有中小学生结伴来玩,年龄较大的孩子喜欢挑战恐怖惊险的主题。当天,记者刚走到一间恐怖惊险主题室的门外,就听到室内传出孩子阵阵惊叫声、讨论声。
“我家孩子不仅喜欢玩密室逃脱,还喜欢看恐怖片。”龚女士说,她时常为如何引导10岁的女儿而烦恼,“与女儿经常一起玩的同学、堂姐妹都是这样,只要聚在一起就讨论鬼、僵尸的话题,还玩恐怖游戏。女儿到了晚上就喊害怕,老说床底有鬼,不敢自己睡。”
家长要正面引导 激发孩子的正能量
为什么很多中小学生对恐怖类游戏和电影“又爱又怕”?黄英民分析,求新求异是人的本性,而害怕则是人的本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会有冒险的想法和行为,对神秘事物充满探秘心理,想去探险、找刺激,密室逃脱、看恐怖片就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成长。
然而,并非每个孩子都适合玩这类游戏。黄英民曾接诊过一名7岁患儿,在殡仪馆参加爷爷的葬礼时,他突然哈哈大笑。诊断发现,他的异常行为是因为受到刺激引起的精神分裂。
每个孩子对恐惧的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同,家长可以先对此进行评估。商家一般会对密室进行主题分类,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接受度进行选择。如果孩子本身胆子大、心理抗压能力强,家长可以适当放手,过度保护反而不利于孩子成长;对于有点害怕又跃跃欲试的孩子,家长可告诉其恐怖程度,由孩子自己决定是否参加;如果孩子胆子特别小,家长要做好引导,避免孩子受到过大的恐怖刺激,同时在家庭教育中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胆量,培养其勇敢坚强的品质。
“孩子对神秘、刺激、恐怖的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家长要做好正确的科普和引导,不要恐吓孩子,而是要引导他们回归现实。”黄英民建议,家长要激发孩子的心理能量,孩子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探索,但玩恐怖类的密室逃脱不是唯一的方式,可以引导其选择益智类、动手类的密室逃脱,也可以鼓励孩子一起逛街看电影、参加夏令营等,都有助于孩子探索世界、结交朋友、放松解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