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马德里太阳门广场
马德里是西班牙国土的地理中心,也是欧洲地势最高的首都城市。这里最初是阿拉伯人在9世纪建造的一处堡垒,在整个中世纪都是默默无闻的小地方,直到1561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将其选为哈布斯堡王朝的新首都,才获得异常迅速的发展。从罗马文明到阿拉伯文明,从伊斯兰教到基督教,不同的文化在南欧高原炽热的阳光下碰撞融合,催生出这片土地多元浓烈的独特风格。如今的马德里不仅是西班牙的政治、金融、交通中心,也是欧洲一处重要的文化艺术中心,它有1900多个古迹建筑、36个古代艺术博物馆、100多个博物馆、18家图书馆和1200多家书店,还是世界旅游组织总部所在地。
2020年初,我曾在马德里停留三日,对这里的社会公共艺术教育印象深刻。
想要一览马德里文化艺术的精华,必会前往马德里南北城市中轴线上的普拉多大道,在这条1000多米的西班牙式林荫大道周围,由北到南呈三角之势坐落着提森-博内米萨国家博物馆、普拉多博物馆和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相互间步行10分钟左右可达,由此构成马德里的艺术“黄金三角”。这3座享誉世界的博物馆有各自的历史渊源,通过互为补充的馆藏作品、差异化的经营模式、共通的开放理念,贡献着马德里独有的城市艺术教育。
普拉多博物馆始建于波旁王朝卡洛斯三世时代,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修建了一半的普拉多宫被搁置,在拿破仑占领时期成为马厩和火药库,直到1819年才作为美术馆完工开放。这里收藏着以委拉斯开兹、戈雅等为代表的最全面、最权威的西班牙绘画作品,同时也是欧洲艺术作品最重要的藏馆之一。对于初次到访的参观者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可能是丰富和华丽,耳熟能详的大师作品在这里比肩而列,甚至略显拥挤,哪怕只是将导览手册列出的重要藏品看完,也得花上半天时间。因为建成初期曾作为皇家美术馆展示西班牙王室珍藏的艺术品,普拉多博物馆的核心馆藏集中反映着历代国王个人的艺术品位和收藏癖好,也让这里成为窥探西班牙国家历史和民族精神的一个生动窗口。
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于1992年正式落成,它的建造是为了顺应当时西班牙重塑国家文化根源的需要,同时将现当代艺术方面的国有藏品归拢至一处,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二十世纪西班牙两位大师毕加索、达利的作品,特别是毕加索那幅反对压迫和战争暴力的代表作《格尔尼卡》。从贯穿20世纪的藏品出发,索菲亚王后博物馆也成为一个对现当代艺术进行研究、反思的中心,通过增加临时展览、策划出版、放映影片、组织教育项目等,更好地为公众和藏品的未来服务。去年11月26日,索菲亚王后博物馆向公众开放了重组和扩大后的藏品,近2000件作品中有70%是首次展出,加入了移民、殖民主义、生态的当代状况等新主题,同时增加了对建筑和女性艺术家的关注。
提森-博内米萨国家博物馆是第一个开通微信公众号和中文网站的西班牙博物馆,这里保存着提森家族三代人艺术收藏的成果,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私人收藏之一。从13世纪末的早期意大利绘画流派,一直到20世纪的北美艺术,提森-博内米萨国家博物馆的收藏体系更加多样、完整,为“黄金三角”的另两座博物馆提供了精致的补充。值得一提的是,提森-博内米萨国家博物馆在近年来致力于博物馆的数字化模式构建,创建了数字化委员会,提供各种类型的虚拟参观,包括馆内的永久藏品和部分临时展出、课程、游戏及直播交互活动,部分虚拟参观还可以配合VR眼镜获得更加身临其境的沉浸体验。通过加强线上活动和数字化运营,提森博物馆与更多不能到访的潜在参观者保持了连接,这一点在新冠肺炎疫情后显得越发重要。
在我的回忆中,这艺术的“黄金三角”让人印象最深刻的,除了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和暴走看展的疲惫,还包括普拉多博物馆傍晚免费开放时段前门外排起的长队。不同年龄、不同肤色的人相聚于此,有带小孩的当地家庭,有热烈交谈的年轻大学生,当然少不了兴奋张望的游客,仿佛一个艺术爱好者的默契集会,一起排队等待的过程也让参观的兴致更加高涨。西班牙的博物馆大多都有免费开放时段,我在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询问展览信息时,门口的工作人员非常热心地提醒我也可以等最近的免费时段再来。和普拉多博物馆一样,这里在常规开放时间的最后两小时可以免费进入。
这样的规定,不仅为参观者省去十几欧元的花费,更代表着城市对公众的服务、引导和教育——保障享受艺术的平等,鼓励更多人把欣赏艺术、思考艺术作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让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成为一种日常习惯,而非一次性的消费。正如提森-博内米萨国家博物馆主页上方所写的“EVERYONE’SMUSEUM(每个人的博物馆)”,这是一所博物馆的心声和愿景,也传递出这座城市对艺术教育的热情和信心。
编辑:邓嘉雯标签: 探访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