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近9个月调整,港股是否迎来入场好时机?如何看待港股当前投资机会以及美国Taper(缩减购债规模)对港股影响?
港股配置时点到来
港股具有明显的周期,一般是3-4年一个周期,牛熊震荡穿插,但基本上牛市之后都会有熊市。根据历史经验,熊市大概持续的时间都小于一年(8-10个月)。目前,港股已经历了从2021年2月开始到现在近9个月的熊市,且在最大回撤上达到了历史值25%左右。从熊市下跌的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来看,对于情绪的消化是比较充分的。
另外,从用来衡量A股、H股投资性价比的指标AH溢价率来看,当前AH溢价率达到了历史的极高值,投资者对于港股市场的情绪极其悲观。根据历史经验,当AH溢价率处于历史高位,市场情绪很悲观时,此后往往是港股明显跑赢A股;当AH溢价率处于历史低位,市场情绪很乐观时,投资者往往采取正向投资,导致此后A股表现明显优于H股,投资港股反而不赚钱。2021年第二、三季度互联网公司股价大多提升了2-5倍,同时港股流入明显增多,市场情绪十分乐观,但当时恰恰并非配置时机。
目前熊市宣泄进入尾声,很多公司的估值达到了历史极低值,因此是一个较佳的港股配置时点。
很多人也会关注美国Taper和加息对港股的影响。在我看来,美国高通胀可能会比此前预期持续得更久,必要时将加快Taper节奏。根据加息点阵图判断,预计美国2022年将加息1-2次。历史经验表明,美联储Taper对于A股和港股没有明显影响,加息政策同样没有明显影响,港股的走势和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的相关性更大。
现阶段全球与中国的情况和2016-2017年的经济形势比较类似,未来港股的演绎路径或与2016-2017年历史相近。随着国内2022年第一季度更多经济刺激政策落地,并且在经历了一轮熊市之后,整个港股市场将开始回归到比较正常的状态,大概率发生震荡向上的行情。
当整体宏观经济出现较大幅度的改善时会触发港股牛市。目前熊市已经结束,且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部分优质的港股公司已进入价值配置区间,很多上市较久的公司估值在历史低位,其中可以选出不少优质标的。
个人认为,港股消费、科技、医药和高端制造四大赛道值得看好。
消费在历史上经常出牛股,同时,随着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近几年很多中国消费品公司持续抢占国际品牌份额,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相关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持续跑赢大盘。此外,新兴年轻人群会带来新的消费需求,比如,外卖、潮玩、美妆、新式茶饮等,这些领域均可以在港股市场上找到对应投资标的。
科技互联网板块在2021年调整比较多,很多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谷,但是,互联网板块历史回报优异,并建立起了深而宽的护城河,核心竞争力并未受政策影响,在未来互联网领域中新赛道的崛起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医药行业中,创新药是非常好的投资赛道,我们不断在创新药领域进行研发和应用,这次疫情也将创新药领域带入了一个基因医疗的阶段。未来这个赛道进入快速阶段,将充满投资机会。
高端制造业,在疫情之下,中国显示出强大而全面的制造业产业链,未来无论在传统还是新能源等新兴领域,中国制造都将证明其全球竞争力。
港股掘金与A股存在差异
实际上,A股和港股的投资逻辑具有一定差异。A股始终处于一个“不便宜”的状态,且A股市场对政策反应十分明显,价格估值和贝塔驱动效应明显,而港股增值是靠基本面驱动而不是靠估值。
此外,港股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偏多,且以外资为主,外资主要投资龙头公司,使得港股市场出现龙头公司溢价,小公司折价的情况。这种市场格局往往会带来很好的投资机会。因为中国投资者比海外投资者更了解中国市场,可以在更早期发现行业里的小公司,这些小公司因为流动性和关注度的原因存在估值折价,如果能够提前埋伏,就能在公司发展壮大,且盈利和估值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享受“戴维斯双击”,获得惊人的投资回报。
就投资理念来说,港股市场换手率相对较低,流动性远低于A股市场,这意味着博弈类和题材类的股票难以在港股市场获得很好的盈利。因此,在投资港股时,会尽量以中长期的视角参与投资,而非阶段性的零和博弈机会,希望寻找超预期的基本面趋势向上的优质成长股,不断迭代成长,伴随公司一起成长变大。投资框架上,会淡化复杂的宏观经济判断,把握简单的行业周期规律,自下而上精选确定的优质成长机会,挖掘牛股。
在我看来,好公司就是有未来,有优势,管理层诚实且有抱负,愿意分享利益的公司。有未来是指公司所处的领域空间广阔,这决定了公司未来的收入体量,是公司变大的客观条件。有优势是指公司的生意属性,公司具有赚取超额回报的能力。另外,管理层要诚实,愿意分享利益尤其重要。
寻找好公司时,首先要先判断社会发展演变趋势,有几个方向是比较确定的,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科技不断进步,商业世界更高效,先找到满足这些需求的领域,然后再到其中挑选很赚钱并且不断提升份额的公司。
至于风险控制,我认为可分为三层。首先会对市场的宏观系统风险有自己的把握。如果现在具有系统风险,会通过降低仓位的方式加以应对。
其次,在个股层面,会先从公司的质量把关,选择基本上符合“三有”标准,即有优势、有未来、有优秀的管理层,包括成熟的管理的公司,这可以排除很多个股风险。
最后,在投资时机方面,会更倾向于在港股市场中进行基本面右侧投资,增加确定性,只有在估值+基本面匹配,风险回报比较好的时机才会参与,尽可能控制风险和回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