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银行召开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总结上半年各项工作,明确下半年重点任务。其中,在上半年总结和下半年展望中,绿色金融均被视为重点工作。
作为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桥梁和转化器,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的重要助力,绿色金融被寄予厚望。2016年,我国开始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目前已成为全球首个建立比较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经济体。
“整体来看,在人民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三大功能’‘五大支柱’基本框架的总体思路下,上半年我国绿色金融领域在标准和制度建设、产品创新领域取得突出成效,为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动‘双碳’目标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树标准 建制度 绿色金融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伴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绿色金融迎来了快速发展期。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超过13万亿元,同比增长24.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2.3个百分点,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此外,在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下,金融机构积极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发行碳中和主题理财产品、主题基金、创新债券等。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市场推出碳中和债务融资工具和碳中和金融债,重点支持符合绿色债券目录标准且碳减排效果显著的绿色低碳项目。截至6月末共有44家企业发行了55只合计729亿元的碳中和债,募投领域包括清洁能源、清洁交通和工业低碳改造;5月首批发行的8单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募集金额合计73亿元,重点聚焦高碳行业的减排及转型发展需求。
“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标准与激励约束政策的加快制定。”在王遥看来,标准体系与激励约束机制是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2021年以来我国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完善,多项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取得突破性进展。
具体来看,2021年3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明确碳中和债相关机制的通知》,使得我国成为了世界首个将“碳中和”贴标绿色债券并且成功发行碳中和债的国家;4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正式发布,新的绿债标准首次统一了绿色债券相关管理部门对绿色项目的界定标准,同时更聚焦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双碳”目标部署,不再将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等高碳排放项目纳入支持范围,并采纳国际通行的“无重大损害”原则,使减碳约束更加严格;6月,人民银行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将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正式纳入业务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等中国人民银行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为下一步更全面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提供评价基础。
“当前,人民银行还在积极推动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也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着手考虑将碳排放信息披露纳入其中,未来要形成统一的、具有公信力的披露效果,关键在于项目碳排放量测算方法学的进一步完善、对方法学应用的理解与转化,目前全国已经着手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为金融机构碳排放评价提供了有力的制度和方法基础。同时,由于碳排放计算由于有一定的专业性,所以金融机构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王遥提示。
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生效
除了上述已经推出的政策之外,“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减排效应重点领域提供优惠利率融资”被视为绿色金融发展的一大任务。
实际上,此前,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已被多次提及。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此前表示,实现碳中和需要巨量投资,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金融体系提供所需要的投融资支持。他强调,货币政策方面,正在研究通过优惠利率、绿色专项再贷款等支持工具,激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提供资金支持。
对于究竟什么是碳减排支持工具,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进行了解释。“人民银行正有序推进碳减排支持工具设立工作,以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他表示,碳减排支持工具是直达实体经济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据孙国峰介绍,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设计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充分体现公开透明,做到“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确保工具的精准性和直达性。其中,“可操作”,即明确支持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领域,包括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可计算”,即金融机构可计算贷款带动的碳减排量,并将碳减排信息对外披露,接受社会监督。“可验证”,即由第三方专业机构验证金融机构披露信息的真实性,确保政策效果。
具体落实的难点之一在于碳排放核算。王遥介绍,针对金融机构的碳排放核算,碳核算金融联盟(PCAF)建立了《金融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指南》,指导金融机构对自身运营及持有资产的碳排放进行核算,为碳减排量的测算提供较好的参照。此外,银保监会出台的《绿色融资统计制度》等,关于《绿色信贷项目节能减排量测算指引》也为碳效益的测算提供了方法。不过,她强调,“目前在实际操作中还没有完全形成非常普遍的做法,主要是银行自主尝试或者是研究机构、咨询机构提供支持,但已经看到了明显的发展趋势。”
做好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随着全球气候与环境风险的日益显现,金融机构面临的气候与环境风险也在日益提升。“金融机构面临的气候与环境风险可以分为物理风险、转型风险和责任风险三类,其中以转型风险和物理风险为主,特别是随着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转型风险对金融机构产生的影响将显著提升。”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解释,“亟需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其中,对气候与环境风险进行量化评估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关键一环。”
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即是其中重要的工具。作为一种极端风险度量工具,压力测试能够评估单个金融机构或整个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在全球金融监管框架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气候风险具有区别于传统金融风险的独特特点,这意味着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来评估和管理。
和鲁政委观点类似,王遥表示,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的首要环节就是进行风险识别。她同时强调“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的最终目标是加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王遥表示,确定了环境风险和气候风险后,要以这些既定的环境与气候风险因素为基础,从金融机构不同资产类型维度(信贷、股票、债券等)、不同资产绿色属性维度(棕色和绿色,如钢铁、水泥、火电等棕色行业;节能环保等绿色行业)对其所持有的资产进行环境与气候压力测试,测算环境与气候风险对金融机构带来的影响。
“进行气候与环境风险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的核心是构建气候和环境风险传导模型,以评估气候与环境风险如何传导至金融机构。 在大多数情况下,与气候和环境相关的风险都是现有风险的驱动因素,因此,金融机构对气候和环境风险的评估首先可以将其映射到现有的金融风险类别中(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然后再基于现有的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评估。”鲁政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