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从多地试点启动到全国性交易市场上线运行,作为我国向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迈进的核心政策工具,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近来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路孚特首席碳分析师秦炎表示,从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上线以来的表现看,足见企业参与碳交易的积极性和热情,对碳价的讨论持续占据金融和能源板块头条,也足以体现碳交易释放价格信号的激励机制作用。与此同时,首批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2200家,这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这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同时,结合多年对欧洲碳市场发展经验的了解,她提到,中国碳交易市场刚刚起步,依然有完善和发展空间,比如陆续扩大纳入行业的范围、完善碳市场顶层设计、完善交易产品和扩大参与交易的机构范围以及夯实碳市场的数据基础等。
配套制度体系需持续完善 数据管理是关键
在2020年9月提出“双碳”目标之后,我国碳市场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发布了包括配额分配方案和碳排放权管理办法等“1+N”政策体系,碳交易管理框架的完善和明晰,为全国碳交易市场顺利上线、平稳运行提供了保障,使得企业能在年底履约期限前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易,满足履约配额需要。
不过,秦炎表示,后续仍然需要持续完善配套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技术法规、标准、管理体系。比如,目前的管理办法中对于不履约的企业惩罚较轻,对于数据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亟待加强执法保障等。目前,碳排放权管理条例已被列入2021年立法计划,如果年底前能顺利通过,将有效提高碳市场的执法力度保障。
此外,秦炎强调,排放数据真实准确是碳市场运行的基础。生态环境部为确保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管理,印发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征求意见稿)》《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对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的核算和报告进行统一规范,对省级主管部门开展数据核查的程序和内容提出严格要求,明确了开展核查加督促检查以及对企业的现场抽查等工作程序。
接下来,碳市场主管部门需要继续加强监督指导,持续开展对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和企业的监督帮扶,狠抓数据管理。同时,加强信息公开和信用体系建设,借助全社会力量对数据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从而提升全国碳市场的数据质量。
高排放行业将逐步纳入碳市场 相关行业需提前布局
我国碳交易市场启动之初只纳入发电行业,相关分析认为,这主要考虑到几方面:首先,发电行业排放量高;其次,数据基础良好完善,产品单一,相比工业行业容易测算基准值;再次,和国际碳市场接轨,国际主要碳市场普遍都纳入了发电行业,有经验可以借鉴。生态环境部表示,中国碳市场将在“十四五”期间陆续扩大范围,继续纳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民航八大工业行业,届时将占到全国排放量的近80%。
秦炎介绍称,欧盟碳市场目前纳入电力和工业以及欧盟内航空,并在今年7月发布了提案,提议2023年起逐步纳入航运业,并为交通业和建筑业设立单独的碳交易体系。
秦炎表示,后续高排放行业将逐步被纳入碳市场,碳价上升将提高排放成本并促进其技术升级。所以,这些行业需要提前布局,采取节能、提高能效、清洁能源转换等减排措施。而在碳价的激励下,和这些领域相关的行业都将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对于发电行业来说,主要是发展新能源比如风电、光伏和储能;对于工业行业来说,需要进一步优化原料工艺和能源结构,突破低碳工艺技术以及发展氢能和碳捕捉技术。另外,电动汽车、节能建筑材料、循环材料、垃圾处理、林业碳汇等也都将成为热门板块。
吸收欧盟碳市场经验教训 注重机制设计维护市场稳定
欧盟把碳市场看作其气候政策的基石,非常看重市场机制推动减排的作用。欧盟碳市场自2005年启动,陆续发展,占到全球碳市场交易量的八成以上,碳金融产品丰富,市场流动性高,并且陆续提高配额拍卖比例,碳价也随着碳市场改革措施而上涨,今年创下新高,推动了欧洲电力和工业行业的减排。“多年来,欧盟碳市场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这些在中国碳市场建设和规则设计中或多或少都有借鉴作用。”秦炎说。
比如,就配额分配方法来说,欧盟在2005年至2007年的第一阶段采用祖父法,即根据历史排放水平发放,导致配额分配过剩、数据失真,所以,欧盟从第二阶段改为基准线法,这也是中国碳市场目前采用的配额分配方法。同时,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盟碳市场配额持续过剩,打压了碳价,讨论多年之后,终于在2019年正式开始运行市场稳定储备机制,削减过剩配额,稳定和提升了碳价,而快速上涨的碳价又引起了工业企业抱怨成本上升和碳市场过度投机。所以,中国碳交易市场在成立之初就很重视设立机制来稳定市场和避免过度投机。碳市场暂行条例的征求意见稿中就提出了设立市场调节机制,而交易所公布的全国碳交易事项也规定了每日配额成交价上下波动幅度不得超过前一日收盘价的10%。
不过,秦炎表示,市场目标和产品设计归根结底还是根据本国国情来确定。欧洲国家大多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碳达峰,所以排放量原本就呈下降趋势。而中国的碳排放量目前并没有达峰,随着经济增长还会缓缓上升数年,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与中国的气候目标相符合,碳市场目前并没有采取与欧盟类似的绝对总量目标,而是采用了强度目标,即通过碳市场来提高发电企业的整体效率和降低排放强度。不过,征求意见稿已经明确,碳市场总量目标要与国家气候目标相结合,所以如果国家层面进一步提出更有力度的气候目标,预计碳市场的目标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进而调整配额发放总量,这就会对碳价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对于碳交易产品的设计,目前中国碳市场只有现货交易,而欧盟碳市场启动之初就引入碳现货、碳期货、远期、期权产品等衍生品。此外,欧盟碳市场其他碳金融产品也很多样,在保证排放企业为主体的前提下,金融机构投资者可以参与碳交易,有效增加了市场流动性。
“当然,扩大和丰富碳交易产品以及引入多样的投资主体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完善与碳排放权相关的监管、法规等体系。”她说。
从伦敦“碳”实践 看上海国际碳金融中心建设
欧盟碳市场模板成型于英国,作为全球碳交易的先驱,英国早在2000年就设立了国内碳交易体系,在机制设计和交易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为欧盟碳市场顺利启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21年英国正式脱欧之后,在碳税等四种措施中,仍然选择成立单独的碳交易体系,说明了其对碳市场的重视。在此过程中,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又对伦敦传统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起到了强化作用。有鉴于此,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又将在哪些方向发力?
秦炎介绍说,位于伦敦的洲际交易所下属的欧洲气候交易所,是欧洲碳交易的主要场所,近年来占到欧洲碳交易额的八成以上。正是凭借着洲际交易所成熟完善的碳金融产品和业务,伦敦的碳金融市场发展壮大,成为了欧洲碳交易的中心。碳市场从伦敦已经建立的资本与客户网络中获益,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因碳交易的繁荣得到了强化。
就经验来看,伦敦能成为碳金融中心,得益于其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金融机构、资金、金融专业知识等。完善的金融服务网络为碳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秦炎认为,上海在金融生态环境方面与伦敦相似,有以资本、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黄金、产权交易、再保险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这与上海的金融专业知识相结合,可以为碳金融发展提供支撑。同时,碳市场的发展也可以与碳金融的发展互相助力。
此外,秦炎表示,英国碳金融市场的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严格的风险监管体系。欧盟碳市场法规完善,碳配额被定义为金融产品,受到监管体系的有效约束。比如,在欧盟推出了金融工具市场法规后,洲际交易所必须每周披露各类投资机构的期货持仓数据,包括碳期货持仓。监管得力、稳定的碳价和公开透明的交易数据增进了市场参与者的信心,也促进了碳金融产品的开发,吸引了更多的市场参与者,进一步提高了市场流动性。
相比之下,中国全国碳交易市场刚刚起步,此前试点碳交易市场虽然尝试了碳金融产品,但也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市场积极性不足。秦炎表示,预期随着中国碳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在“双碳”目标下,未来中国碳市场将探索远期、期货、期权等金融产品交易,推出碳基金、碳债券、碳保险、碳信托等金融创新,适时发布全国碳市场价格指数,推进形成多层次碳市场,进而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定价中心。(记者 王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