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临沂7月2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玘云 邢婷)90后王成成是名大学生女兵,退伍后,她来到山东省沂水县院东头镇西墙峪村,当起了“兵支书”。村民没想到的是,就是这名“兵支书”带领自个儿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90后“兵支书”王成成。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玘云/摄
西墙峪村是远近闻名的抗日堡垒村,曾是山东纵队指挥机关、鲁中军区司令部所在地。2019年,刚来到西墙峪村,外来女娃王成成饱受村民质疑,但她并没有退缩。“我当时充满了军人不服输的劲头,想着一定要干点实事,让大家接受我”。
【资料图】
事实上,村里后来几乎所有的变化都和“兵支书”有关——成立专业合作社,争取上级资金、吸引工商资本、募集社会捐赠,拓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方式……王成成立足村里的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优势,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探索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带领村民将昔日的抗日堡垒村变成了今天的乡村振兴样板村。
西墙峪村一角。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玘云/摄
依托红色资源,西墙峪村实施了“红色记忆”工程,建设了红色记忆馆,修缮了山东纵队指挥部、将军旧居、藏兵洞等革命旧址,打造了以研学为主的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年10月份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学员、游客6万余人次。
“一开始我只是来旅游的,来了后发现,这里旅游的主体框架已经做好了,就很感兴趣,后来镇上有招商引资项目,我们决定不走了,是好风景把我留在了这里。”山东沂山九溪旅游服务公司总经理王月杰说。
西墙峪村的旅游环境有了起色后,引入了专业旅游公司进行运营,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形式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目前该公司一期投资890万元左右,预计10月份结束试运营,进入正式营业状态。
“借助公司这个平台,我们可以把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像小米、蜂蜜、鸡蛋等,做成伴手礼销售出去,会比自己卖收入高一些。”王成成介绍,过去,西墙峪村的村民大多靠种植生姜、芋头等农作物为生,“现在已经有30多名群众到这个公司去打工,平均工资在3500元”。
西墙峪村一角。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玘云/摄
近年来,西墙峪村结合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建设亲水平台、木栈道、景观水面水坝,流转了15套空闲宅基地,发展农家乐8家、精品民宿12套、旅游商品经营平台1处,38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村民张德法曾因客流量少,在村里两次开民宿失败,不得不离乡打工。去年,他看到村里的旅游业发展火热,便辞去外面的工作,再一次返乡创业。有开民宿经验的他,这次感觉不一样了,“现在和以前非常不一样,旅游配套的基础设施都完善了,客流量也大了很多”。
五一期间,张德法的民宿爆满,很多人都会点上一道特色菜“临沂炒鸡”,“一天最多能杀47只鸡,坐上46桌,我得到别人家里去抓鸡。院子里所有空着的位置,都摆上了桌子供游客吃饭,就这样还有人在排队等”。
在王成成看来,自己做的工作都是为了村里的发展着想,真心实意、以心换心,大家是看得到的。她说,现在大家的思想也转变了,有了利用旅游资源挣钱的意识,接下来西墙峪村将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利用村里的田地发展庭院经济,“让大部分村民都能吃上‘旅游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