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是什么?
货币供应,是一个国家在流通过程中的货币总额,即货币存量的概念,也指除了中央政府或财政部、中央银行或商业银行以外的,一个国家在一定时点上非银行大众所持有的货币量。
货币供应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来说,货币供应的构成,包括流通中的纸币、铸币和活期存款,其中,银行的活期存款构成货币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来说,货币供给还包括现金流动资产,由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和贷款协会及互助储蓄银行的存款、储蓄债券、大额存款单以及短期政府债券等构成。
货币供给量的层次划分有什么意义?
按流动性标准划分货币供给量的层次,对中心银行而言,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这种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为中心银行的宏观金融决策提供一个清楚的货币供给结构图,有助于把握不同的货币运行态势,并据此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调控;
另一方面,这种货币层次划分方法,有助于中心银行分析整个经济的动态变化。每一层次的货币供给量,都有特定的经济活动和商品运动与之对应。通过对各层次货币供给量变动的观察,中心银行可以把握经济活动的状况,并分析猜测其变化的趋势。
美国自70 年代以后,面对各种信用流通工具不断增加和金融状况不断变化的现实,先后多次修改货币供给量不同层次指标。到80 年代,公布的情况是:
M[1A]=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
M[1B] = M[1A]+可转让存单+自动转帐服务存单+信贷协会股票+互助储蓄银行活期存款
M2 = M1B+商业银行隔夜回购协议+欧洲美元隔夜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股票+所有存款的储蓄存款和小额定期存款
M3 = M2+大额定期存单(10 万元以上)+定期回购协议+定期欧洲美元存款
L = M3+银行承兑票据+商业票据+储蓄债券+短期政府债券而日本的货币量层次划分又不同于美国,中心银行控制重心也有很大差异。其划分方法为:
M1=现金+活期存款
M2 = M1+企业定期存款
M1 + CD = M1+企业可转让存单
M2 + C = M1+定期存款+可转让存单
M3 = M2+CD+邮局、农协、渔协、信用组合、劳动金库的存款+信托存款以上美国和日本对货币量层次的划分,既考虑了货币的流动程度,同时也充分顾及本国金融体制、金融结构、金融业务的状况。
我国从1994 年三季度起由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向社会公布货币供给量统计监测指标。参照国际通用原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货币供给量指标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居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其中,M1 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量,流动性较强;M3 是广义货币量,M2与M1,的差额是准货币,流动性较弱;M3 是考虑到金融创新的现状而设立的,暂未测算。
English Terms |
英名名称 |
中文翻译 |
具体解释 |
M1 |
Money Supply definition 1 |
货币供给量M1 |
货币供给的一种,包括所有实质金钱,例如纸币与硬币,也包括活期存款,即支票户口及即期户口 |
M2 |
Money Supply definition 2 |
货币供给量M2 |
货币供给的一种,包括货币供量1,加所有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及非机构性货币市场基金 |
M3 |
Money Supply definition 3 |
货币供给量M3 |
货币供给的一种,包括货币供给量2,加所有大额定期存款、机构性货币市场基金、短期购回协议,以及较大型流通资产 |
标签: 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给量的层次划分 活期存款 企业可转让存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