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广义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供应量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和狭义货币相对应,货币供给的一种形式或口径,以M2来表示,其计算方法是交易货币(M1,即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广义货币供应量别名M2,在中国现阶段是指M1加上机关、团体、部队、企业和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外币存款和信托类存款。M2可用来作为观察和调控中长期金融市场均衡的目标,通常M2的增幅应控制在经济增长率、物价上涨率、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程度三者之和的范围内。 由于许多金融工具具有货币的职能,因此,对于货币的定义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如果货币仅指流通中的现金,则称之为M0;狭义的货币M1,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加银行的活期存款。这里的活期存款仅指企业的活期存款;而广义货币M2,则是指M1再加上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货币供给对利率的影响?
在市场中,如果货币的供给量增加,会使货币的流动性增加,很有可能会导致市场中的货币流入银行。由于市场流入银行资金较多,会导致银行的资金压力减少,很有可能会使银行存储利率下降。反之,如果货币供应量减少,市场中流入银行的资金就会相应减少, 这会导致银行的资金压力增加,从而很有可能使银行提高利率。
通常情况下,市场处于经济萧条时,国家会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货币市场上就会产生货币供给大于市场所需,使市场利率降低。而在市场通货膨胀严重时期,会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回笼市场中的货币。货币市场就会产生货币发行小于市场所需的情况,从而导致市场利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