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小康股份最新公布的定增公告,林园旗下的林园投资309号私募基金参与,获配近500万股,耗资2.59亿元;知名私募源乐晟资产旗下的两只产品合计获配1000万股左右。不久前,小康股份改名为赛力斯,给市场传递出了浓浓的“华为味道”,因为几乎每一个华为销售门店都有一辆赛力斯或者新上市的问界。
不知道傍上了华为的小康股份能不能一飞冲天。从产业角度看,此前华为也和北汽银狐合作过,结果是不了了之,即便现在又有赛力斯SF5又有问界,但这个市场有“蔚小理”和一众二三线品牌,还有特斯拉这样的超级品牌,小康股份真能傲视同群?从业绩角度看,小康股份真不如其名字那样好听。2021年,小康股份全年实现营收167亿元,亏损26.3亿元,今年一季度营收51.3亿元,亏损11.23亿元,根据公告,小康股份预计2022年上半年亏损达16.1亿元到17.6亿元。真是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小康股份并非个案,目前整个新能源汽车都在赔本赚吆喝,“蔚小理”也是比谁亏得厉害。所以,当林园这样的私募大佬“慧眼识珠”的时候,很多机构投资者却选择了回避。截至7月14日,最早挖掘小康股份的广发行业严选的持股数量减少187.2万股,同门兄弟广发科技先锋减少176万股。招商基金首席研究官朱红裕更是明确表示,光伏、新能源到现在为止还很热,这个时候不会去挣最后一波钱。
对于新能源产业是不是高估,可以用数据说话。众所周知,新能源产业链近几年牛股频出,特别是今年上半年,锂矿类、锂电池类上市公司赚得盆满钵满,股价也随之节节高升。小康股份处于产业链下游,在上游涨价和下游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按理说是不具备极高投资价值的,但就是这样,其股价从2020年年底到现在涨了整整10倍。所以,从业绩角度根本无法给新能源理性定价。
那么从其它角度呢?比如技术。宁德时代说自己很像初创期的科技巨头,从产能上看这话不假,但真要从技术角度看,这话有争议。且不说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的麒麟电池和刀片电池的技术之争,只看一个数据,那就是研发费用占比,宁德时代每年的研发占比只有不到6%,Mata的研发费用占比为20.9%,华为的研发费用占比高达22.4%。实际上,新能源产业链中的锂矿和锂电池技术含量并不高,即便是新能源汽车,其技术含量也不算太高,否则也没法实现“弯道超车”。
目前资本市场上新能源板块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提前透支业绩与估值。在终端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在“蔚小理”等一众造车新势力都还无法摆脱亏损局面时,我们该如何审视动辄10倍涨幅的新能源个股?类似的思考几年前也出现在半导体板块上,行业需求旺盛,龙头企业业绩增速明显,而且很多还是实打实的大赚特赚,比现在的小康股份硬实很多,但依旧调整了一两年,股价折半甚至两三折的比比皆是。市场在杀估值时毫不留情,而且可能纠枉过正。所以,现在在新能源板块布局上,机构大佬多空激烈交锋也属正常,毕竟涨多了就会积累大量获利筹码,即便行业前景广阔,企业未来的成长预期再好,但现在的股价已经透支了未来几十年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终究会回归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