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南宁讯(记者 刘琴 李新雄 通讯员 吴达慧)日前,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本硕博创新创业团队经过多年技术积累,成功制备出纯度达到7N级以上的高纯镓产品。据了解,高纯镓广泛适用于通讯、新能源产业等领域,量产后能有效缓解我国半导体原材料行业发展瓶颈问题,为国家芯片等半导体原材料安全保驾护航。
镓与砷、氮、硒、碲、磷、锑等金属和非金属形成的一系列镓基化合物,均为优质半导体材料,是研制微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的重要材料,甚至可以说镓引领着芯片等半导体材料的发展方向。
我国是全球金属镓的最大生产国,但生产的多为镓的初级产品(纯度在99.9%即3N级—99.99%即4N级的粗镓),主要供应美国、日本、欧盟和韩国等国家,用于高端半导体材料深加工产业。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面临出口镓的初级产品、进口镓深加工高端产品(高纯镓、砷化镓等镓基化合物)的尴尬处境。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科创团队在自治区科技厅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助下,依托广西大学省部共建特色金属材料与组合结构全寿命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4年的技术攻关,建立“标准晶种制备工艺”“冷热循环结晶技术”核心技术,并开发出高纯镓一体化提纯设备,有效解决了高纯镓生产中所面临的产品纯度稳定性差、生产周期长、工艺流程复杂等难题,成功突破了我国在芯片等半导体关键原材料制备方面的技术难题。
当前,该团队已与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达成制备技术全面合作协议,同时还辐射带动所在学院的本科生创新创业团队在高纯稀土材料制备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探索取得突破,与广西国盛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实验室,共同承担自治区科技项目研发,充分发挥了高校高层次人才、基础研究、科研平台和技术积累等资源优势,实现了产学研深度融合。
“这是我区科研人员接续奋斗、厚积薄发的成果,难能可贵。”自治区科技厅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为了将广西稀有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自治区层面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依托高校重点实验室,培养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阶段性成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