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万斤新疆水果、“盒区房”爆款新疆喀什缸子肉、2300吨云南文山“致富牛”、每周600万枝云南鲜花……搭乘“数商兴农”上海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越来越多的各地农产品正走进上海市民的家中。
据上海重点电子商务企业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本市实现商品类网络购物交易额6065.3亿元,同比增长7.9%。上海市网购商会、上海商情信息中心日前发布《2022年度上海市“数商兴农”示范案例》,盒马、叮咚买菜、本来生活、拼多多、清美、“沪喀优品”等10家帮扶成效显著的企业入选。更可贵的是,“商”与“农”互联互促,“数商兴农”上海方案形成了销量换产量、特色增花色、商路变出路的实践经验,通过高质量创新发展产销对接模式,在全市的消费稳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商兴农”持续满足上海刚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以来,市商务委开设“乡村振兴助农”专场活动,通过“上海网上年货节”“上海数字生活节”“11直播月”等多个大型促消费活动,连点成线,让“数商兴农”持续满足上海市民刚需。根据上海商情的调研数据,如今网上购买农产品已逐渐成为市民的优选渠道。
从购买频次看,六成以上市民相比上年增加了网上购买农产品的频次,且表示在未来仍有可能增加;七成以上市民基本每两天会在网上购买一次农产品。从购买渠道来看,电商平台仍是市民线上购买农产品的首选,占八成以上,其次为小红书、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从满意度来看,市民对于网上购买农产品总体满意,主要体现在“便捷程度”“配送速度”“产品丰富程度”“价格实惠”等方面。
从产地选择看,云南、新疆、西藏等上海对口帮扶地区因地方产业特色,更被市民青睐。其中,67.7%的消费者通过电商了解云南地区农产品,54.2%的消费者通过电商了解新疆农产品。除此之外,崇明、南汇、青浦等地产农产品也是上海市民的最爱。
上海商情信息中心主任原立军表示,农产品的质量、产品地方特色、口感描述、种养殖环境等因素是市民网购农产品时优先考虑的,且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购买决策。不仅如此,42.6%的市民愿意支付10%至30%的溢价选择有品牌的农产品,线上复购率达84.1%。
销量换产量、特色增花色、商路变出路
终端消费市场的销量增长,反过来带动源头的产量和质量“齐增”。近年来上海电商企业深入源头基地,把控商品质量,全链路指导标准输出,帮助各地农产品从“有名无市”到具有持续造血能力,形成“数商兴农”的上海方案。
“在叮咚买菜平台上架文山牛肉是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数千万城市用户认识并接受文山牛肉。”在帮助云南文山牛走出“大山”的时候,叮咚买菜的团队并没有停留在采销对接的简单模式上,而是挽起袖子帮助文山牛突出地域特色,使之成为有持续造血能力的品牌化商品。通过拓展牛肉丸、牛匙皮、牛匙柄等火锅品类的尝试,如今文山牛成了“致富牛”,数据显示,仅叮咚买菜的采购量已近2300吨,销售额近2.5亿元。
作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通过举办“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从种植端介入,重塑高效供应链和产业链。就在前不久,全国15支队伍、93位选手在崇明进行了一场“集装箱种生菜”的角逐,农学家对阵工科博士,挑战更低能耗、更短时间种出更高产量、更好品质的“水果生菜”。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告诉记者,几乎所有参赛项目都运用了多学科交叉技术,尤其是AI新技术,同时兼顾技术推广应用的经济性和生产经营的赢利点,为赋能农产品带来更多前瞻思考。
“目前‘数商兴农’上海方案已形成销量换产量、特色增花色、商路变出路的实践经验,通过做品牌、提品质、增销量,帮助‘数商兴农’解决关键问题。”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商业和农业主体的双向沟通,以“农”作为根本,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以“兴”作为目标,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探索“数商兴农”新模式,加快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
编辑:邓嘉雯标签: 数商兴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