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什么意思?
资产证券化说的是以基础资产将来所造成的流动资产当作是偿付支持,通过结构性设计方案进行个人信用增级,在这个基础上来发行资产以支持证券的过程。它是以特殊资产组成或特殊现金流量为支撑,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股权融资方式。
资产证券化的利与弊分别是什么?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又具有哪些利与弊呢?概括起来看,资产证券化有以下利弊:
有利的一面,优点:
一、宏观方面,资产证券化能够有力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1、资产证券化为金融市场提供了一类新的重要的金融产品,即资产支持证券。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的金融产品,它不是基于发行者的信用,而是基于某一资产池所产生的收益或者现金流,而这种现金流是稳定而且大体确定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要比股票小得多,因为股票的未来收益依股份公司经营情况而定,而股份公司的经营状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债券的收益率较低,但相对来说风险也较低,是一种低风险低收益的金融品种。如果说这两者是两个极端,那么资产支持证券正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金融产品,它属于固定收益类产品。
2、资产证券化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各个子市场之间的相互联通。资产证券化的开展,对于金融市场各个子市场之间的相互联通和协调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的作用。
3、资产证券化的开展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制度建设。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市场制度建设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对于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投资者或企业)具有以下意义
1、增强资产流动性
资产证券化使个别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可在资本市场交易、流动性高的金融商品。发起人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来补充资金,进行其他投资。
2、获得低成本投资
资产证券化相当于银行或者其他筹资的成本要低很多,因为资产证券化发行的证券具有更高的信用等级,而且信用等级越高,付出的利息就越低,所以能够降低投资成本。
3、减少风险资产
资产证券化有助于发起者的各种财务比率,满足风险资本指标的要求,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从而使风险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
4、便于进行资产负债管理
资产证券化为发起者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于发起者来说,能够获得精确、有效的资产与负债的匹配,从而更好地进行资产负债管理。
三、从银行角度看
资产证券化把原来集中在银行的风险与相应的收益一起分散到众多的资产证券化的投资者那里,可以增强风险防范的力度,提高化解风险的能力,降低风险危害的程度。
资产证券化给银行带来的好处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有助于解决其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相匹配的问题;二是有助于提高其资本充足率。这两项好处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银行的风险。
不利的一面,弊端:
一、转移分散风险功能的弊端
风险资源分散加剧了金融体系中的道德风险。从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和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各微观主体显示出了极强的道德风险,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初始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可以通过不断的证券化给转移出去,从而将贷款风险转嫁给购买资产证券化的终端投资者。
只要基础资产的价格是看涨的,证券化就不愁没有销路,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不断的证券化来转移风险。在消除了“风险”这个后顾之忧后,他们就可以放心地从事“谋利”行为,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道德风险。
二、扩大流动性功能的弊端
1、扩大流动性功能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
随着以抵押贷款为基础的资产证券化的发售,抵押贷款机构获得了大量的流动性,这也使得他们提供贷款的能力大大增强,大量的信贷资金就会流入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引起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从而形成巨大的资产价格泡沫。
2、扩大流动性功能导致内生流动性的扩张
发行者通过发行资产证券化实现了流动性的增强,而证券化的购买者,如投资银行可以将其持有的证券化进行再次证券化,从而实现流动性的扩张,但这种流动性的增加方式是在金融市场的内部形成的,并没有像银行贷款那样从金融体系延伸到实体经济,这只是附属于金融市场的内部流动性扩张。
另外,这种流动性的增加和资产价格是密不可分的,一旦基础资产的价格发生变化,将会产生巨大的金融风险。
3、扩大流动性功能导致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放大
如在次贷危机前,随着房价的上涨,扩大流动性的功能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价格泡沫,并因此引起经济过热。当银行意识到经济过热导致通胀抬头时就会采取紧缩政策,由此刺破价格泡沫。
房价的下跌将会导致主要以房产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的价格和评级下降,与此同时市场中又出现了争先恐后的抛售现象,这就又导致证券化的价格和评级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