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记者徐一鸣见习记者孙文青
4月19日,在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国际汽车工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侯福深表示,全球汽车产业在近几年面临市场层面的深度调整。无论是全球市场还是中国,汽车销量在2017年达到高点之后,均进入了一个调整阶段。特别是疫情这几年,对于汽车产业影响非常大。但从2022年中国的产销情况来看,在政策支持之下,国内也实现了同比正增长。
与此同时,整个汽车产业也迎来了变革以及生态重塑的关键节点:一是碳中和驱动的绿色低碳的转型。目前,全球130多个国家都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中国也提出2060年要努力出现碳中和的目标。在这样的愿景之下,我国汽车传统的能源动力向以电动化为主的绿色低碳能源动力系统加速转型。第二个大的变革是智能革命赋能智能网联。第三个变革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整个研发、生产、服务、管理全环节的深度融合,未来能够形成一个满足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全新生产方式和产业生态。
侯福深称,在未来10年之内,我们预计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汽车产品的主流。另外在新能源汽车里面除了纯电动、插电式的发展比较好之外,燃料电池汽车近几年也得到了比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内加氢站建设速度在明显加快。
在电池发展方面,侯福深认为,中国在液态锂电池方面的创新能力、产业化的能力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在全固态电池方面,日本、韩国、欧洲以及美国均在加大对于下一代特别是全固态电池研究的开发。从无论是电池企业还是整车企业的一些规划可以看到,在2025年左右,国际上会有一些全固态电池的生产线以及一些搭载全固态电池的车辆推出,到2030年前后可能会进行规模化量产。
侯福深还表示,未来的车载操作系统也要向一体化融合的方向去发展。目前,各个主机厂都在开展操作系统方面的一些工作,车用操作系统真正形成一个成熟的市场格局可能也要三五年,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窗口期,未来一定是少数几家核心供应商来提供操作系统的核心架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