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无感,智慧互联。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智慧大脑(一期)昨天下午正式上线运行。这意味着全国首个跨省域智慧大脑初步建成,支撑示范区一体化制度创新的数据底座初步形成,跨省域公共数据无差别共享机制构建形成。
活动现场 新民晚报记者 毛丽君摄
打通数字空间“断头路”
【资料图】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基建的重点项目,示范区智慧大脑聚焦跨省域数字空间的互联互通,打通了示范区数字空间“断头路”,也将有力支撑示范区数字化转型发展。
依托长三角区域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示范区智慧大脑打通了两省一市三级八方18条数据链路,汇聚了242项数据资源,形成了涵盖基础库、主题库、专题库的示范区数据资源池,通过数据服务总线有力支撑一体化应用场景,社保、医保、公积金数据接口及法人库库表数据已反哺青吴嘉两区一县,并应用到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推进的“信易医”等应用场景中,使企业、市民百姓办事更便捷、政府跨域协同治理更有效。
同时,以一体化应用场景为牵引,执委会、三级八方大数据管理机构及51家业务部门通力协作,结合两省一市实际,构建差异化的跨域网络策略,实现沪苏浙三地政务网的联通、以及政务网与互联网的联通。
支撑跨省规划“一张图”
跨省域一体化发展,要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在制定相应规划时,统一的标准尤为重要,这在编制地跨青吴嘉的水乡客厅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时最为直观。
“水乡客厅涉及青吴嘉三地,各地规划坐标体系不同,我们在做统一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时面临很大的压力。规划要在一张图上做,而不是各地各自做好拼在一起,坐标系不同,就算做好了,也拼不到一起。”青浦区规划局信息中心主任张静说,以往遇到类似情况,都需要通过测绘院进行人工转化,流程复杂耗时也长,“现在依托智慧大脑规划管理平台中的坐标无损自动转换模块,可以将原来需要10天左右的线下流程转变为线上实时转换,方便高效。”
据介绍,在规划管理领域,依托智慧大脑的支撑,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已有46个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审批通过线上办理,实现跨省域国土空间的高效协同治理,有效解决了跨省域毗邻地区规划管理中存在的坐标系和数据标准不统一、协同效率不高、垂直传导机制不明的问题。
生态环境联保共治、项目进展全生命周期监管、涉企公共信用数据查询调用、1000多个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行,示范区智慧大脑已经各种应用场景中有力支撑起示范区的业务工作开展。
催生制度创新“新底座”
示范区智慧大脑这一新基建项目的开发建设,同步催生了一批制度创新成果,这是示范区“制度+项目”双轮驱动的又一典型案例。
示范区智慧大脑建设紧扣“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的要求,将示范区智慧大脑和两区一县现有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谋划,在不破坏、不替代两区一县现有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探索形成“老路不断、新路链接”的新路径。
示范区执委会与两省一市大数据管理机构签订了《公共数据“无差别”共享合作协议》,明确了跨域共享协同创新、多元融汇主动赋能、数据安全可靠可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共享原则,明确了共建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共推跨域一体化应用、共编跨域数据标准等工作任务,为跨省域数据“无差别”共享提供了制度保障。
而智慧大脑2.0的建设已在积极谋划中。更多利企为民的应用新场景,支撑跨域数据安全高效流动的更大力度制度创新,赋能示范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都将以智慧大脑为“底座”,持续萌发,并为长三角更大范围乃至全国其它重点区域提供经验借鉴。
编辑:张月源标签: 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