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电子支付、私人加密货币、稳定币以及Libra相比,央行数字货币具有主权信用背书、可扩展性强、隐私性好、成本低交易快、清算风险低等多种优势。数字人民币具备这些优点,并在更高水准完成传统货币职能基础上,在可编程性与智能合约、跨境支付与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数字人民币是央行直接负债,与实物人民币共存,采取中心化管理、双层运营,定位零售型CBDC。
在未来经济金融中将扮演重要角色。为了理解数字人民币的底层逻辑,我们可以回溯历史,看私人加密货币、稳定币、Libra与央行数字货币是为了解决什么现实问题而诞生的,具有哪些优势。
(资料图片)
▍为了解决传统的电子支付隐私性差、成本高、清算问题等多种缺点,加密货币尝试引入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
电子支付为了交易双方信任引入第三方中介背书,但这带来了上述问题。加密货币使用区块链,通过分布式记账规避这些问题。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交易信任度高的优势。
▍但私人加密货币因此存在多种问题。
包括可扩展性差、交易成本高、互操作性差、新形式清算问题、新的隐私与安全问题、监管与合法问题、缺乏信用背书、价值不稳定。因此私人加密货币不是货币,只能是一类资产。
▍稳定币与Libra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出现,但结果并不理想。
稳定币尝试引入主权货币背书或算法调整供给保持币值稳定,但结果是在市场信心崩塌时这些尝试都无法奏效。Libra为了兼顾币值稳定、可扩展性、清算终结性采用了混合式架构,但其仍然因结构的多种底层逻辑矛盾而难堪大用。
▍在解决币值稳定、可扩展性、合法合规性、清算终结性等问题方面,主权信用背书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可以很好规避私人加密货币的这些缺陷,并将区块链技术优点补足于传统货币。
世界主流CBDC计划大多采用混合架构,央行-商业机构双层发行,重视可编程技术,与传统货币共存。
▍数字人民币在货币传统职能中表现优秀。
隐私保护性好,保证“可控匿名”,遵循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原则。采用了混合式架构而具备较好交易可扩展性。数字人民币通过机制设计与技术加持有效降低清算风险,并实现双离线交易。在反犯罪方面,可以做到与隐私保护平衡。
▍数字人民币具备可编程性,支持智能合约发展。
数字人民币兼容不影响货币功能的智能合约,可以按双方商定的规则条件自动支付。智能合约在2C、2B和公共服务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并且以此为基础,金融证券的可编程化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协同发展是未来数字经济发展可能的方向之一。
▍数字人民币适用于跨境结算,能够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人民银行参与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mBL)验证解决了当前跨境结算的清算风险、成本高时间慢、隐私性差等问题。并且在当下人民币国际化机会时间点可以发挥其技术优势,进一步助力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使用。
▍风险因素:
数字人民币推广进度不及预期;中美冲突激化,美国干预国际结算货币选择。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