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分析股票的时候,往往会分析这只股票的股本结构,其实股本结构是股本的构成中所包含的比例。比如我们知道股票有普通股、优先股、债转股、限售股等,他们占据总股本的比例就是股本结构。这其中主要的区别就是股本和资本。
什么是股本结构?
股本就是股票当前的面值和股份数量的乘积,股本也等同于公司的注册资本,所以我们在分析股票的时候,股本也是一个重要的分析对象,在股份公司会计核算的时候,一般也都有股本这一个项目。
股本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股票的账面价值,比如某只股票当前的面值是10元,一共有是十亿股,那么这个公司的股本就是100亿元。一个公司的股本,应当在核定的股本总额范围之内,通过发行股票而得。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很多公司发行股票得到的收入往往会和股本的总额不一致,通常情况下都是会大于股本总额的,这就是溢价发行。而小于股本总额的,则是折价发行。和股本总额相同的,就是面值发行。
在我国,是不允许出现折价发行股票的现象的,往往都是溢价发行,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将和股票面值等同的部分计入到股本科目,其他部分则是在扣除了手续费和佣金之后在计入到资本公积科目中。
我国的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国家股、法人股、外资股、职工股和社会公众股,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具备这些股本结构,有的全部都有,有的具备其中的一部分。
一、国家股就是国家所持有的股份,这部分股份是不允许上市流通的;
二、法人股就是上市公司法人所持有的股份,这部分股份在不经过转让的情况下也是不能上市流通的;
三、外资股则是包含港澳台地区的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的形式投资上市公司所产生的股份,其中外资股也分为外资法人股和外资个人股;
四、职工股一般都是上市公司分配给职工的股票;
五、社会公众股就是我们常说的在二级市场正常流通可以任意进行交易的股票,也就是普通股。
以上这些就是股本结构的所有组成部分,我们通过分析他们在总股本中所占据的比例,可以对这家公司有更为详细的了解。
股本结构和股权结构是一个概念吗?
不是一个概念
股本结构是股本的各个构成比例关系,如普通股、优先股、债转股等占总股本的比例关系,仅反映一种股本构成状态。在这里要区别股本与资本。
我国股份公司股本结构由以下几种或一种构成:
国家股、法人股、外资股、职工股、社会公众股。
1、国有股是国家持有股份,目前中国的法律还没有允许上市流通
2、法人股是企业法人所持有的股份,不经过转让是不能直接上市流通的;
3、社会公众(自然人)股是一般个人所持有的股票,一旦该股票上市就可以流通的股票。
股权结构是各股东所持股份占总股数的比例关系,从而形成对公司的不同的控制权。反映的时对于公司的控制权。
含义是指股权集中度
即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从这个意义上讲,股权结构有三种类型:
一是股权高度集中,绝对控股股东一般拥有公司股份的50%以上,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
二是股权高度分散,公司没有大股东,所有权与经营权基本完全分离、单个股东所持股份的比例在10%以下;
三是公司拥有较大的相对控股股东,同时还拥有其他大股东,所持股份比例在10%与50%之间。
规范的股权结构包括三层含义:①降低股权集中度,改变“一股独大”局面。②流通股股权适度集中,发展机构投资者、战略投资者,发挥他们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③股权的流通性。
所以说即使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为内部治理机制得以有效运行增加了“防火墙”,但即使外部治理机制制订得再完善,如果股权结构畸形,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也会形同虚设。但有被认为,很难说明公司内外部的治理机制谁是因,谁为果。比如,在立法形式上建立了一套外部市场治理机制,随着新股的不断增发或并购,股权结构可能出现过度分散或集中,就易造成公司管理层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使得公司控制权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外部市场治理机制无法发挥作用;另一个例子是,由于“内部人控制”现象,公司的经营者常常为了掩盖个人的私利而需要“花钱买意见”,这就会造成注册会计师在收益和风险的夹缝中进退维谷,使得外部社会治理机制也会被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