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即将到来
气温和湿度相继升高
水源、食物、环境极
(相关资料图)
易被细菌或病毒污染
广西疾控中心提示:
夏季来临
需要注意预防流行性感冒
感染性腹泻
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
↓↓↓
一、流行性感冒
(一)流感知多点
病原体: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简称为流感。
发病特点:感染性强、传播速度快、起病急。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
健康危害: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
高发场所:托幼机构、学校是流感暴发的高发场所。
重点人群:老年人、儿童、学生、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等人群要加强预防。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二)如何防治流感?
早接种早预防。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推荐6月龄至5岁儿童、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6月龄以下儿童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有哮喘、肾病、肝病等基础疾病以及65岁以上等重点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早发现早报告。托幼机构、学校、福利养老机构等人员聚集场所发现疑似流感疫情后要及时报告,并配合卫生部门意见做好疫情防控。
早就诊防重症。如感到不适或出现高热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尽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多休息做监测。患流感后要注意休息,居家或住院期间做好健康监测,时刻关注病情发展,不带病上班、上课、上学。
讲卫生强体质。勤通风,勤洗手,日常注意保持手卫生和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可用纸巾或手肘部遮挡;咳嗽或打喷嚏后注意洗手,尽量避免揉搓眼睛、鼻子。增强身体素质,如多吃蔬菜水果、适当锻炼等。
少聚集降风险。流感高发期间,尽量减少人群聚集,规范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减少病毒接触,降低感染风险。
二、感染性腹泻
(一)感染性腹泻知多点
病原体:由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而引起的腹泻,尤以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最为常见。
发病特点: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临床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腹痛、腹泻,并可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根据腹泻的持续时间长短,可将其分为急性(<14天),持续性(14~29天)或慢性(≥30天)。
健康危害:程度轻重不一,一般属于自限性,少数可以进展为重症,可因大量丢失水分、电解质,而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症状。
高发场所:幼托机构、学校是感染性腹泻暴发的高发场所。
重点人群:儿童、老年人是感染性腹泻防控的重点人群。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以粪口途径为主,少数由个体接触传播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二)如何防治感染性腹泻?
讲卫生吃熟食。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食品,瓜果蔬菜要洗净,不吃生冷的海产品;食物要煮熟煮透,剩菜剩饭要加热后食用,生熟食品分开放置,夏季注意凉拌菜卫生,防止苍蝇叮爬;厨房用具应生熟分开,进食包装、罐头等食品前应注意保质期,不吃过期食物。
外出就餐多注意。在外就餐时应注意预防,如不食用不洁、腐败、无证和不符合卫生的食品。
多锻炼强体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人体抵抗力。
早治疗促康复。通过饮食和合理用药的方式来治疗,其中饮食治疗包括口服补液疗法或静脉补液疗法,少食多餐就是治疗感染性腹泻的主要方法。多吃易消化、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多的食物,尽可能的增加热量摄入,避免吃一些罐头或者是果汁类的食物,以免腹泻加重,避免暴饮暴食。在疾病期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休息,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早发现早报告。托幼机构、学校等人员聚集场所发现疑似感染性腹泻疫情后要及时报告,并配合卫生部门意见做好疫情防控。
三、手足口病
(一)手足口病知多点
病原体:由柯萨奇病毒A组、肠道病毒EV71型、埃可病毒等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发病特点:以发热和手、口腔、足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每年自3月下旬始,手足口病疫情将逐渐上升,4-6月份进入春夏季高发季节。
健康危害: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快速恶化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心肺功能衰竭等,甚至死亡。
高发场所: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场所。
重点人群:6月龄—5岁内的儿童,尤其在3岁内婴幼儿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胃肠道也就是粪-口途径传播,也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
(二)如何防治手足口病?
早接种早预防。建议≥6月龄儿童接种EV71疫苗,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手足口EV71疫苗仅对肠道病毒71型有保护效果,因手足口的病原体较多,所以无法完全抵抗手足口病,但我国约一半的手足口重症病例为该型别感染,因此接种该疫苗可大大降低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风险。
讲卫生吃熟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多消毒、喝开水,不吃生冷不干净的食物。
少聚集不探病。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活动,不到医院探视患传染病病人。
早就诊早隔离。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症状较轻时可居家隔离治疗,注意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多观察常消毒。手足口病患儿居家或者隔离治疗期间家长及看护人应密切观察病情,每天清洁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等,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消毒1~2次。居家隔离时限为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一周。在此期间,患儿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早发现早报告。托幼机构应加强晨检和午检,发现疑似患儿立即通知家长,建议及时就医、隔离治疗,并及时报告,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做好疫情防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