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银行机构发挥着什么作用,目前还面临哪些难题?未来如何才能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的积极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今年7月以来,云南、江西、安徽、宁夏等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
金融领域在对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了解,包括兴业银行、湖州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已经通过梳理内部制度,推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金融方案。
业务创新
近日,兴业银行发布《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通知》,明确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金融支持措施提出具体要求,成为国内首家制定并推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的金融机构。
《通知》要求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该行经营活动及投融资活动,制定全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建立并完善生态友好型授信政策,加强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积极探索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缓释措施及压力测试工作。同时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金融服务能力,开发并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专业能力,开展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等。
据悉,自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以来,商业银行积极加码布局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就银行投融资业务看,银行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多个方面。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介绍:“银行主要涉及支持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农业、绿色渔业、天然林保护、森林资源培育、碳汇林项目、国家公园、湿地保护、海域综合治理、荒漠化治理、矿山等各类生态修复项目、地下水修复项目、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
在业务方面,通过产品创新,引导资金流向重点支持领域。如从兴业银行的实践看,在云南,该行昆明分行对昆明滇投综合授信额度达80亿元,支持滇池水域综合治理。目前,滇池水质已经从原先的劣V类改善为IV类,消失多年的鸟类、鱼类回到滇池,湖滨生态带修复、湖内水生植物恢复成效显著。在山东,该行青岛分行以唐岛湾湿地碳汇为质押,为项目公司发放贷款2000万元,专项用于湿地公园岸线清淤等海洋湿地保护,有力改善了东部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点停歇地,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业务拓展方向方面,杨海平表示:“商业银行可以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金融支持与气候金融、绿色金融的协同性,应用现有的产品。也可以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主题的绿色资管产品、PPP项目融资、以生态修复项目预期收益为依托的项目融资;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主题的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绿色ABS等;探索生态产品权益抵质押绿色投融资模式;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主题的国际机构转贷款业务,或者在贷款项目中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创新保险产品。”
挑战仍存
对于银行来说,投融资活动也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湖州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银行的经济活动与金融资产都依赖于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如果这些服务遭到破坏,就有可能遭受物理风险,作为银行有义务将社会责任与自身业务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支持。”
银行需要强化“生物多样性”风控管理。上述负责人表示,“为主动规避资金流向对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不友好的产业,湖州银行致力于加强自身的生物多样性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未来将更多地借助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工具,避免和缓释因投融资活动对动植物生存环境、物种多样性造成的重大威胁和影响。”
据了解,目前银行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难点仍存。
湖州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的范围标准待明确。“目前在生物多样性领域已有丰富的理论研究并出台了相关的规范文件,但银行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需依托可操作性的具体标准,如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和敏感产业、金融机构如何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等,因此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的界定范围需有明确的指导性文件。”
此外,生物多样性激励政策需进一步完善。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存在财务回报周期长、公益性较强的特点,银行投资往往缺乏吸引力;同时,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各行业合力推动,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等,为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本流向该领域,需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
从商业银行角度而言,杨海平表示,“部分商业银行还存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识别的专业能力不足,以及生物多样性有关的风险识别、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
杨海平建议:“第一是有关组织或机构积极引导资金进入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同时,积极帮助商业银行开展能力建设。第二是细化、补充绿色金融的有关统计制度以及标准、披露制度,将生物多样性保护金融支持完全纳入绿色金融的管理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货币信贷工具等进行引导。” 王柯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