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声音,用心倾听。现如今,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大势所趋,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广西常住人口5012.68万人,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为836.38万,占常住人口的16.69%,8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32万,失能半失能老人达120多万。如何做到老有所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1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养老服务条例》正式实施。作为广西养老服务领域首部地方法规,它将如何为我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资料图】
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广西养老服务条例》对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验收、移交、使用等进行了具体规定,特别是规定养老服务设施人均用地和配套建设、配置的养老服务设施面积的具体数值标准。
《条例》要求,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区应当按照规划要求,以及每100户不低于20平方米且单处不少于30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
南宁五象新区作为近几年发展迅速的新城区,在养老服务设施的量化标准上做得如何呢?2022年12月30日,记者在五象新区御景山小区看到,设置在这里的日照中心仅40平方米,是小区建设规划预留的公益用房改造而成,设施配备较为简单,据了解,这个日照中心是宋厢社区配套的首个养老服务设施,于2022年11月建成交付,但具体如何运营,还需要等待辖区民政部门的文件通知。
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宋厢社区党委副书记 滕振能:目前小区有580多户居民,按照《广西养老服务条例》规定,在养老服务设施的面积上,该日照中心确实达不到“每100户不低于20平方米且单处不少于300平方米的标准”。但目前来讲该小区入住户数比较少,基本能满足养老服务条件。
据了解,宋厢社区成立于2021年1月份,作为良庆区新建的社区,宋厢社区目前已经交付了21个住宅小区,其中大部分与御景山小区一样,前期建设均未规划配套有养老服务设施,仅规划预留了社区公益用房。宋厢社区摸排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30日,社区的常住人口1.8万人,大部分居民都是未实际入住到小区的流动居民,因此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并不明显。
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宋厢社区党委副书记 滕振能:如果后期有老年人需要社区来帮助,社区会根据实际情况上门进行走访核实,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来做出相对应的帮扶。
和新建城区一样,老城区的养老服务设施,《条例》里也规定,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者现有养老服务设施面积未达到每100户不低于15平方米标准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通过新建、改建、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予以配置。南宁市青秀区的内河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小区面积狭小,只有2栋楼共56户,居民以老年人居多。2019年,内河小区被列入了南宁市第一批老旧改小区。
服务不断上新
养老从单一向多元转化
除了量化养老服务设施,《广西养老服务条例》的另一大亮点是多元化发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条例》也专设了一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日照中心、长者食堂、居家养老如何有效衔接?近几年养老服务有什么新的形式?又面临哪些新的问题?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广西养老服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开展下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比如养老服务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利用居住区附近闲置场所和设施,依法开展嵌入式养老服务。
如何让养老服务嵌入式,南宁市西乡塘区进行了创新尝试。每天早上,该城区的衡阳北社区心灵驿站就吸引了不少老人。今年80岁的莫桂莲奶奶子女在北京、香港工作,丈夫住进了养老院,到心灵驿站是她非常重要的日常活动。
南宁市西乡塘区居民 莫桂莲:它有这个调理、护理,这样有什么心事你跟他(志愿者)讲,他也安慰你,心里头舒服一点,来这里就像自己家一样。
从2022年6月开始,老年人还可以在这里接受一些基础保健服务。如果老人们有需要,还可以花两块钱购买单人用的吸管,或者在按摩时加一些几块钱一次的药包。从早到晚,一天下来有几十个老人前来打卡,而他们的境况也很相似,大多是65岁以上有基础病、又或者是独居的老人。
养老服务再升级
南宁市推出“养老综合+”
在深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中, 除“心灵驿站”的尝试外,南宁市还在建设示范性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记者从南宁市多个城区了解到,2022年大多数街道都按照要求建设了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有的城区甚至以自建的形式来完成。
广西新闻频道记者 覃尚荣:这里是南宁市兴宁区昆仑苑小区7号楼,在我身后的一二楼就是正在装修的兴东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它也是兴宁区第一个自建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兴宁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介绍,新建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总面积为1500平方米,按标准设置服务接待区、托养护理区、生活照料区、休闲娱乐区、健康管理区和人文关怀区等六个服务功能区,应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统筹调配资源等综合功能。
鼓励多方力量参与
高质量发展养老服务
《广西养老服务条例》指出,在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规范机构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我区将促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支持“养中设医”和“医中设养”开展全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创建。目前我区有医养结合机构181家,总床位5.06万张,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778对。在《条例》的医养康养服务篇章中,10次用到了“鼓励”一词。比如“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那么政府都有什么具体的举措呢?
记者 | 覃尚荣 吴德彬 邓俊宇 游芸 莫毅 吴寅寅 韦保滨 梁量 廖烈炀 谭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