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利3.5%”“跑赢通胀”……在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下,今年以来,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代表的保险产品,受到了部分金融消费者的“青睐”。产品热销的同时,增额终身寿险误导宣传等问题,亦引发各方高度关注。
在分析人士看来,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增额终身寿险所带来的稳定收益仍具一定吸引力,这也是该产品销售情况较好的重要原因。不过,需要留意的是,增额终身寿险并非“稳赚不赔”。同时,在销售宣传中将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类比理财产品,忽略其保障功能,诱导保险消费者中途退保,不符合该类产品的设计初衷。
A 增额终身寿险热销
随着“低利率”时代的到来,不少投资者把目光投向长期、稳定又具有灵活性功能的保险产品,如增额终身寿险。
终身寿险,是指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且保险期间为终身的人寿保险。终身寿险的保险金额可以在产品设计时预先设定,如每年增长一定比例或每年下降一定比例。而“增额终身寿险”,是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将保额设计为每年增长一定比例的终身寿险。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有40多家保险公司将增额终身寿险当作主力产品。
“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具有的资金灵活度高,用途多样的功能使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银保市场绝对主流地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21年银行代理渠道业务发展报告》显示, 2021年人身险公司银保业务中,终身寿险占据期交产品年度销量前十中的七席。同时,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20447.8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5%,增速由负转正。其中,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代表的产品被认为作出了重要贡献。伴随监管趋严、大型上市险企增加增额寿投放,分析人士预期,未来上市险企的增额寿市场份额将逐步提升。
B 根据自身需求投保
在分析人士看来,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增额终身寿险所带来的稳定收益仍具一定吸引力,这也是该产品销售情况较好的重要原因。
而在产品热销的同时,增额终身寿险误导宣传等问题,亦引发各方高度关注。近日,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风险提示指出,目前,有的保险营销员在销售“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过程中涉嫌误导性宣传,请消费者予以警惕。
其中,“增额终身寿险复利3.5%”是一些销售宣传中经常出现的话语。但需要留意的是,这里的3.5%并不是投资收益率,而是保额增长率。终身寿险的保额是指在被保险人身故或者全残时,受益人可以领取到的保险金额。保额是每年不变、每年递增还是每年递减都只是参数的设计方式。在保险费等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每年保额递增的终身寿险,其首年保额较低,会远低于每年保额不变的终身寿险。
同时,增额终身寿险并非“稳赚不赔”。保险消费者如果中途退保,可以领取保单的现金价值,增额终身寿险的现金价值一般在前5年低于累计所交保费,之后才会逐渐超过累计所交保费。据不完全统计,若在投保后第1年退保,将会损失10%-60%的保费;若在第20年退保,收益约在2%-2.5%之间。
“在销售宣传中将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类比理财产品,忽略其保障功能,诱导保险消费者中途退保,不符合该类产品的设计初衷。”中国精算师协会提示保险消费者,不盲目跟风,综合考虑家庭情况、收入情况,根据自身需求确定投保何种保险产品。
具体来看,增额终身寿险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身故或全残保障,养老、储蓄功能较少。如果保险消费者想要购买保险产品来满足养老、储蓄需求,还是应当选择功能较为匹配,提供生存给付的年金保险或两全保险产品。
C 防止利差损风险
围绕增额终身寿险的争议并不仅如此。近年来,随着增额终身寿险销售规模的快速扩张,风险点也在逐渐暴露。对此,亦引发监管的关注。
今年1月,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显示,在产品核查中发现,海保人寿、和泰人寿、横琴人寿、华贵人寿、信美相互人寿、小康人寿报送的11款增额终身寿险增额利率超过3.5%,易与产品定价利率混淆,存在噱头营销风险。
而在2月下发《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2022版)》中,新增了关于增额终身寿险在产品责任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增额终身寿险的保额递增比例超过定价利率,存在严重误导隐患;增额终身寿险的减保比例设计不合理,加保设计存在变相突破定价利率风险。
随后,多家保险公司的多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陆续下架。截至目前,关于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下架仍在进行中。
对于增额终身寿险下架停售,有业内人士指出,主要原因在于防止长险短做,以及防止利差损风险等。“长期来看,保险公司将考虑降低预定利率或降低减保权益限额等来应对利差损风险。”(本报记者 吉雪娇 实习生 韩舒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