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牵手“10后”小朋友童声童语也能提建议
来自高安路第一小学的张新悦走进徐汇区人民建议征集办,站在比她还高的“红色邮筒”前,郑重地投入了一封由她自己撰写的人民建议。2023年初,上海举行“汇·好声音聚·新征程——我和人民建议征集”大家谈活动,“10后”少年儿童也参与到人民建议征集中来。
2021年11月,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编辑、《少年日报》小作家实践活动带教老师侯秀华在“上海徐汇”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了一则“为徐汇区学校体育场地夜间开放提建议”的征集令,侯秀华当即意识到,将此次建议征集作为组织开展讨论的素材,是一个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的好机会。
于是,一场头脑风暴开始了。另一位带教老师万山果回忆道,讨论班上共有30余名小作家学员,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孩子们的发言热情空前高涨。“除了针对运动者及管理者的需求提出建议外,小朋友们还会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所提的建议角度十分多样。”例如,小学员沈心翼联想到自己爷爷奶奶的生活习惯,便提出了增设分贝仪、规定开放时间等针对夜间噪音管理的措施;而从夜跑的经历出发,小学员们也提出了提高操场照明度的建议。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侯秀华对孩子们的建议做了整理汇总,并投递至徐汇区人民建议征集办邮箱。没想到的是,回信来了——在孩子们的部分建言得以采纳的同时,徐汇区人民建议征集办还邀请了学员代表及带教老师前去交流。由此,人民建议的种子开始在《少年日报》生根发芽。
2022年6月,徐汇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开展“优化共享单车管理”建议征集活动,《少年日报》又发动100多名小学员共同参与,在课堂讨论之余,不少学员还利用暑期时间进行实地调研及采访。
“之前觉得提建议都是大人的事,现在觉得小朋友也可以做得到。”两次参与建议征集活动,令四年级小学生沈思羽颇有感触。而孩子们从一开始面对“人民建议”这一宏大主题时有些胆怯,到如今能够大胆自信地表达自己对于城市建设的想法,带教老师万山果觉得,这是《少年日报》与人民建议征集办共同努力的结果。
《少年日报》主编孙宏告诉记者,小作家实践活动的小学员们除参与每年上海两会的采访环节外,也有机会在部分新修订法案的意见征集阶段提出建议,“人民建议的撰写更需要孩子们主动关注外部社会。并且,不管是建议得到采纳,还是有机会与建议征集办的工作人员交流,这都给予了孩子们参与到‘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去的宝贵机会。”
而对于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而言,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法也是一种别样的启发。据了解,徐汇区人民建议征集办也将在今后持续加强与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少年日报》的协同联动,积极推进青少年建言发声,以线上线下主题征集为媒介,进一步畅通人民建议征集渠道。(记者 唐乙隽)
编辑:张月源标签: